保教并重的原则
“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是幼儿园的基本任务,是幼儿园教育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保教并重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即:(1)幼儿园中既有教育活动,又有保育活动;(2)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同教育工作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3)教育与保育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保教并重原则,要求必须将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自理能力的养成放在与智力教育、知识技能学习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保教并重是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
无论是《幼儿园工作规程》,还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坚持“保教并重”的基本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保教并重”是“科学实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保教结合,做好保教工作”。
(二)保教并重是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诉求
除法律明文规定之外,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决定了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执行的原则。学前期的幼儿在保护自身生命安全、身体活动、自我照料与独立生活能力、防御能力等方面较差,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有时难以避免生活中的危险。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既需要在生活上给予幼儿精心照料和安全保护,也需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知识启蒙和能力培养。
贯彻保教并重原则,作为幼儿园教师,需做到:
1.真正理解保教结合的含义
幼儿园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真正理解保教结合的含义。保教结合,就是指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牢固树立“保教并重”的观念,在各项活动中“保”“教”结合,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深刻理解保教结合就是要保护幼儿安全,安排好幼儿一日生活,做好幼儿的疾病预防和膳食营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帮助幼儿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保育和教育的共同目标。
2.寓保教结合原则于日常生活中
幼儿教育面向全体幼儿,旨在让每个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幼儿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琐碎的、繁杂的,它包括来园、盥洗、进餐、睡觉、如厕等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保育和教育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可见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幼儿每天的进餐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保教结合教育契机。为了避免孩子入厕、洗手时的拥挤,端饭菜时的喧闹,可以采取动静交替的游戏方式,让全班孩子坐在中间,由一个孩子来玩“送信”“开飞机”等小游戏,然后依次轮流。通过游戏,孩子们知道了全国各地的名字,了解了各地的风俗习惯。等老师把餐车推到第二组时,第一组的幼儿就自觉把小凳子端到桌子旁边,自觉排队去入厕、洗手。老师一组一组接着盛饭菜,幼儿一组一组轮流如厕、洗手,这样既避免了孩子吃饭时的拥挤、喧闹,又减少了等待的时间,没有轮到的幼儿依然在玩游戏。针对幼儿吃饭掉米粒、挑食的现象,可以结合健康活动《今天你喝了没有》《肠胃小闹钟》,让幼儿知道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身体发育,知道按时吃饭、不能吃太多零食是人体的健康需要。结合绘本阅读《爱吃水果的牛》,教育孩子要多吃水果,这样身体才会更健康。如此一来,在幼儿的一日保育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教育,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生活习惯。
3.寓保教结合原则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针对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教师要注意多与他们接触交流,并创造条件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和条件。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幼儿,如果他们有不当之处,教师不应当众批评,而是个别交谈和帮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一些没有听清教师要求而回答错问题的幼儿,教师也不能直接批评,而应进行赏识和引导,从而使幼儿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情绪上稳定,心情比较愉快,这样一来,幼儿也就有信心学好、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上进心和自信心。
4.寓保教结合原则于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游戏活动,并将保教结合原则渗透其中。如教师合理安排游戏场地,提供适宜、丰富、能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材料,并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做好游戏材料的消毒工作,保证游戏材料安全、卫生;保证幼儿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时间,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幼儿游戏活动时间为40~60分钟;引导幼儿有序取放游戏材料,整理收拾游戏材料与环境等,并在游戏中,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大胆想象、创造,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分享经验;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与习惯;引导幼儿学习正确收拾、整理游戏材料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5.寓保教结合原则于学习活动中
幼儿的学习活动包括集中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两种。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安全、整洁),做好活动前后的准备及整理工作;提供合适的桌、椅,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提供安全、卫生的教学具。由此,根据各领域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幼儿保持正确的坐、立及握笔姿势,有序地取放和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初步的动手能力;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学习工具的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提供安全、卫生、丰富的操作学具,关注个体差异,提供适时的指导,提醒幼儿将操作学具放回原处。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学习生活的自理能力等,使幼儿与操作材料进行积极互动,提醒幼儿轻拿轻放。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官积极探究的基本能力、动手能力与生活技能。
6.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实施保教结合原则中,幼儿园教师要努力做好家长的工作,保持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联系和配合,使家庭与幼儿园在保教目标、内容、要求、方式、方法等方面取得共识,避免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出现相互抵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