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天女心——阿宫腔《天女》观后

春风化雨天女心——阿宫腔《天女》观后

前不久,应富平县戏剧同行之邀,有幸观看了由富平县阿宫腔剧团新创作排演的现代戏《天女》,很受感动。听着那柔情似水的阿宫腔音乐,随着那一波又一波迭起的剧情,身上不时荡漾着一片温情,一股暖意,一种无限的欣慰。

该剧所描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却挺新颖奇特。女主人公天女的父亲被同村的男青年南子军驾车所撞,不幸身亡,经交警部门协议决定,南子军赔偿天女家3万元。作品就围绕着这3万元赔偿款,在天女和南子军以及本家族人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情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苦恼无奈的讨债还钱过程,竟化怨恨为恩情,变仇人为亲人。作品涉及一个特殊的情感领域,即面对怨恨之人,天女是如何走进南子军疚愧的心灵的。

看完该剧,我心里一直萦绕着一个奇怪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给女主人公起名叫天女呢?尽管从主人公名字上企图破解作品的精神意蕴,是已经过去的那个时代对待艺术作品的一种肤浅而可笑的做法。我总觉得天女之“天”,与该剧的精神内涵有某种相通之处。它似乎是一种脱俗的人品,一种纯真的情感,一种高远的境界,一种博大的情怀。天女和南子军是心存宿怨的,甚至是怀有仇恨的,正如天女所说:“见了那人,我还想骂他,打他。”然而,如何讨要南子军的3万元欠款,如何处理和南子军的关系,天女却一步步显示出她“性本善”的天性。本来是和族人一起上门要款,恰遇南母患病,受良善之心驱使,她竟与南子军送其母去了医院;南母无钱住院,她又将南子军已经还她的部分欠款反借给南;尤其是在南子军遭遇婚变、处境极其尴尬的时刻,她又把全部赔款送回南家。当然,作品在塑造天女这一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绝不是仅仅去表现她的善举,而是比较细致入微地揭示她极其人性化的情感流程,表现她精神境界不断拓展提升的成长过程。她的情感出发点是从哭着喊着“我要我爸”开始的,继而过渡到“要钱是要钱,救人是救人”人性情感,接着又发展到“人何必把人逼到这一步,人和人理当相怜心相通”的悲悯情怀,直至逐渐走向南子军并与其生死相恋。作品对于天女清风朗月般情感概念的完整描述,是这个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所在。天女和南子军特殊的爱情故事,在戏中并非为了写爱情而写爱情,爱情仅仅是情感载体,标示的是宿怨化解,人情的温馨,心灵的沟通,相互的信任。

天女和南子军是由仇人最终成为亲人的。那么,在这个情感流程中,南子军的形象作为主人公天女的重要陪衬,究竟是什么东西赢得了天女的芳心,是守信?是自尊?是坚强?无疑都是。但是,在他性格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自责与隐忍,担当与坦承。他闯大祸,纯属意外,却自觉承担,默默忍受,正像唱词中所说的,“他也是无心闯大祸,他也是真心弥错一片坦诚”。他是把深深地疚愧默默地体现在行动上的人。作品在塑造南子军形象时,是紧紧抓住这个特征的。他从心底真诚地接纳自己于无意之中所酿成的祸患及其后果,尽管母亲重病在床,他也要如期还钱;尽管生活举步维艰,他兼做清洁工,一分一文积攒,也要早日还钱;即使他婚姻受挫,精神趋于崩溃,依然不忘还钱。这就不是一般性地用守信自尊可以解释的了,而是体现了一种远为深刻的人品,远为动人的风范。尤其是他在金钱的困扰之下,还推己及人,将自己的生存同全村人的脱贫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他精神上更为高尚的另外一面。正是南子军那种海涵一切的赎罪意识,那种身处逆境不忘做人的本分,触动了天女,吸引了天女,使天女走近了他。

天女以一颗清风明月般的心灵逐步走向南子军,肯定会招来世俗的反对。作为天女行动的对立面,作品所描写的是包括她二爸二妈在内的一群本家人。记得在当时看过舞台演出之后,县上召开座谈会,我曾对这个群体形象提出过不同看法,觉得将天女的反对者设置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似乎更好些。过后我忽然感悟到,我的艺术视野太过狭隘,太过保守,有局限性。这一群本家人,在作品精神意蕴的表达上,极有张力,极具典型性,也为作品无形中带来属于戏剧本身的诸多情趣。从这群本家人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内容是十分广泛且丰富多彩的。他们对于金钱的那种贪婪,那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宗族意识,那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思维方式,那种似乎关心别人而实际上全然无关痛痒的议论,甚至包括他们那种愚昧无知凶恶残暴的过激行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是天女的激烈反对者,同时也是天女和南子军特殊爱情的特殊环境。他们的存在,具有自身的意义,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该剧还有一个亮点,即合唱队的全程介入。在剧中,它似乎什么都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要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它一会儿是歌队,一会儿是舞队;一会儿是背景,一会儿是道具;一会儿是旁观者,一会儿是参与者;一会儿是赞颂者,一会儿是批评者,说动就动,说静就静,说走就走,说来就来,像耍魔术般变幻多端,意趣无穷。合唱队在古希腊戏剧中,是作为一种正面精神的代言人形象,与剧中人物行动相伴相行,珠联璧合,共同完成作品的精神旨趣。《天女》大大地用活了这一艺术手段,使得整个舞台简洁、灵动、活泼,一片生机,应该是一个特色。

编剧曾长安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剧作家,曾经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作品文学性很强。我在看过《天女》舞台演出之后,又读剧本原作,依然兴味盎然。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深厚的专业功底,娴熟的编剧技巧,高超的文词水平,弥漫在整个作品的字里行间。剧本原本是为舞台写的,其实有些剧本也是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的,《天女》就是。

201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