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从神到人的艺术转换——莆仙戏《海神妈祖》观后
妈祖,在历史上,据有关史料记载,实有其人。然而妈祖更是神,这是因为她心怀天下,许身大海,普救众生,经历朝历代,渐渐被人们所神化。现在广播于世的,全是妈祖非凡人所能及之神迹。听说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携莆仙戏《海神妈祖》将来西安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艺术节,我心里直犯疑惑:戏剧的要旨在于塑造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妈祖作为一尊神,在舞台上如何表现?自始至终去写她那种带有广泛意义的神性,显然是缺乏意趣的。及至看完演出,令人异常惊喜的是,该剧成功地实现了妈祖从神性到人性的艺术转换。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位充满了人性情感的妈祖,一位可亲可爱可敬的妈祖,一位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境界高远的妈祖。作为传奇剧,有的情节虽说具有神话色彩,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情感却是真挚的,动人的。
该剧实现妈祖从神性到人性的艺术转换,首先是将妈祖作为一个人,聚焦她的人生经历,她的情感变化,而不是她那种高不可攀的神力。我曾经阅读过有关妈祖的传说文字,一般都是在介绍妈祖降魔镇海的巨大威力。该剧中的妈祖,是一个出生于普通渔民家庭的女孩,是一次次海难引发她树立献身大海的宏愿。作品写她能够通过海螺听到海涛,也只不过经由这个细节,暗示了她的聪颖。她能够观天象,测风云,并非神性,显然是数年刻苦修炼的结果。作品写她察看云形变化,预知风暴降临,也都是努力地建立在一种科学的原理之上的。当然作为艺术作品,展示一种科学原理并非艺术的价值取向,但是在这里,科学原理更多的标示的是主人公林默的成长历程。她少不更事,人们不信她的话,出海捕鱼,遭遇风暴,这样的情节,就证明了她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她情急之下,点燃自家的房子,为惊涛海浪中的渔船引路,这个舞台行为,既符合少年特点,又表现了她较少心理羁绊的纯真情感。该剧还着力对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改造,将其有机的纳入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之中。譬如,她被母亲幽禁织布,魂灵出窍,拯救父兄。在神话传说中,是母亲前来探视,她受惊掉梭,暗示兄长遇难。在该剧中,对这个传说做了重新处理,其传达的意思是,兄长遇难,是她学而未成,法力不济所酿成的后果。恰恰由于这个情节,使她更加坚定了学法的决心和信念。
该剧不仅将妈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写,更注重妈祖作为一个人情感概念的完整表达,心灵流程的细致描绘。作品貌似详细地讲述了妈祖从一个聪慧的小姑娘到飞腾成仙的人生经历,其实真正体现的精神意蕴,却是妈祖精神心灵不断提升、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升华过程。为了“靖海难,弥悲伤,让父母见子平安回,让孩童从小父爱满。海上不再冤魂飘,家家都能庆满堂”,她根除尘念,身许大海。在这里,我们看到,她与自小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以身相许的阿龙哥哥依依惜别。在这里,她毅然决然与对她苦苦相劝,并为她终身大事费尽苦心的母亲不懈抗争。她对信念的持守,感动了母亲,使母亲终于接纳了她,与她在精神上达到同一,真令人感到欣慰。她离开大地,飞上天空,体现的是精神的脱俗和净化,崇高境界的圆满和实现。顺便还应提到的是,该剧对于马库斯这个人物的设置,粗看似乎多余,细想颇具匠心。他是一名外商,又来自波斯,这就不能不使人将他同海上丝绸之路联系起来。这对妈祖的博大胸怀显然是一个有力的陪衬。妈祖的精神是超越国界的,是惠泽世界的。妈祖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作品对妈祖人生历练的展示,对她一步一步走向崇高的道德品质的呈现,对她从小我渐次走向大我的精神转化的讲述,是该剧真正的审美价值所在。
该剧标明的是传奇剧,其实,打上这个标签,实无必要。中国戏曲,本来就是无奇不传的。如同《白蛇传》,并无必要标明它是传奇剧。倒是应该关注的是,该剧许多情节的确带有传奇色彩。诸如林默能够从海螺中听见海涛,能够元魂出窍,平息海浪;更能够平地而起,飞腾成仙等等。尽管如此,剧情并不使人感到离奇怪异。这使我想起黑格尔所说的话,戏剧是处于各类艺术最高层的一门艺术,其精神性观念性是最强的。意即它是我们人通过感性生活形态将自己的精神心灵展示出来进行观赏的一门艺术。作为舞台上的生活形态,本来就是虚拟的,是一个假象,是不能和自然生活形态画等号的。只要情感真实,毋宁信其真有。在该剧中,林默海螺听浪,给人的感觉就是神奇而充满意趣的;林默身披天衣,飘然而起,也是美丽而令人产生无限遐思的。尤其是她元魂出窍,拯救父兄的情节,似乎是最不真实的,然而却是最感人肺腑的。人们之所以觉得它顺理成章,合情合理,正是因为它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是真实的,真挚的,是契合了观众的心理期盼的。历史把妈祖由人美化为神,莆仙戏《海神妈祖》又把妈祖从神还原为人,说到底,作品所要观照的,是我们民族面向世界的宽阔视野和博大情怀。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该剧在戏剧艺术创作方面,对我们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就是,任何英雄都是成长中的英雄,他们是人,不是神。
该剧在舞台呈现上,深得戏曲写意之精髓,全然回归戏曲本体,值得点赞。相对于目下有些剧目,在舞台美术上肆意铺排,不惜花钱,该剧舞美设计十分简约,空灵,特定情境,象征性的点到为止,为演员表演留有较大空间。笔者从未观赏过莆仙戏,竟觉得莆仙戏的唱腔温婉典雅,入耳动听。演员扮相俊美,表演极富特色,尤其是女演员手部动作,双肩的抖动,台步的漂移,活泼而灵动,极为生动地表现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性格特征。
2016年9月12日
此文后被收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三、第四届艺术评论文集》(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