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传统道德,促进社会和谐

三、呼唤传统道德,促进社会和谐

透过艺术节剧目演出,会欣喜地发现,传统道德备受关注,孝亲文化得以光大。由商洛山花艺术团创作演出的花鼓戏《紫荆树下》所呈现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家长里短且感同身受的事情,置身于特定情境中的人物那种忠信诚朴的情愫,久久萦绕于心,令人激动不已,透过个性化的人物情感,使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某种深厚而博大的道德力量。作品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在人人都围绕着金钱打转的今天,弥足珍贵。家事国事,本同一理。作品所表达的家和万事兴理念,更具有超越题材本身的普遍意义。由韩城市人民剧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眉户现代戏《亲情》,以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讲述了一个不孝儿媳,将公公婆婆赶出家门又接回来的故事。中国传统戏曲中此类故事随处可见,可是,该剧中的这个儿媳从精神出轨到心灵回归的情感流程,具有不可多得的观照意义。作品展示这位儿媳的丑行与向好,显然是对其道德沦丧的无情斥责,同时又表达了对传统孝亲文化的热切呼唤。由榆林市戏曲研究院创作演出的眉户现代戏《陕北人》,

其主人公形象与上述那位儿媳截然相反。主人公那种理解人,宽恕人,忍让人,包容人之善心,被揭示到极致。他开车遭遇一位老人碰瓷,明知是老人一时产生的邪念,就是不愿戳破,不愿揭穿。他以自己的宽宏,为犯错之人保留了一份高贵的颜面。这个形象的不凡之处在于,他以一颗爱心,不仅帮助老人疗伤治病,康复身体,而且以自己的一颗尊老爱老之心,春风化雨般的感化了老人,治愈了老人的心病,唤回了老人精神的一时缺失。作品主人公与其说是陕北好人,毋宁说是中国好人,因为我们从这位好人身上,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某些良善品质。同类作品,还有由柞水县剧团创作演出的《孝义川》。柞水县在历史上曾叫孝义县,可见它应是孝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以传统戏剧样式弘扬地方文化意蕴,是该剧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