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剧《大周名相狄仁杰》(作者王淼王玫)

三、新编历史剧《大周名相狄仁杰》(作者王淼王玫)

剧情大致是,狄仁杰受命武则天,担任负责刑律的朝廷官员。恰遇一女子被武则天之侄残害致死,狄仁杰在武则天干涉之下,终未把案子办下去,于是辞官归里。读完剧本,竟有一种无奈、尴尬和不大畅快的感觉,还有一种莫名的忧虑萦绕于心。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铁腕反腐,惩治了大批腐败高官,可谁能保证,此类性质的案子,在各级就不会存在。该剧至少具有现实警示意义。只是觉得人物和情节有简单化之嫌。先说人物。狄仁杰从南方被武则天召回,委以重任,赐尚方宝剑,且有先斩后奏之权。他向武则天提出三点要求,武则天全然应允。狄仁杰从要大干一番到最后精神消弭,这个情感经历,是作品需要细致展示的。作品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具体就是这个意思。作品不仅仅要告诉人,在武则天的干涉之下,狄仁杰没能依法把案子办下去,更主要的是,要让观众看到,主人公的精神是如何变化的,要让观众能够从中引发值得思考的东西。再说情节。情节即动作,是人物意志的外化。狄仁杰想在法制领域大干一场,到最后心灰意冷,黯然神伤,这个复杂的情感演变,是与复杂的情节密切相连的。同行王新生(时任山东剧协副主席)来陕讲课,反复强调,一台戏的情节发展,一定要折腾两下,翻两个跟头,就是这个意思。话虽说得粗糙,确是经验之谈。狄仁杰一定是在情节的折腾中,不仅一步步受挫,更在精神的极度痛苦中,思想一次次遭受打击,棱角一次次渐次被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