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古装戏《主仆姻缘》
2025年09月28日
五、秦腔古装戏《主仆姻缘》
戏中涉及的话题非常集中:表妹和表哥自小青梅竹马,十年后,见面订婚,不料表哥学坏了。姑母以假事真做的办法,认侄子为仆人,认侄子的仆人为侄子,迫使侄子向好。作品在价值观上,倡导年轻人勤学上进,不能无理想,无追求,贪图享乐,无疑具有现实意义。该剧解决矛盾的方法颇特别,范通和曾进主仆二人到了姑母家,姑母发觉侄子范通已经学坏,突然间竟像真的一样,认仆人曾进为侄子范通,把范通反倒认作仆人曾进。简直是神来之笔!姑母的反常行为,一时竟让人感到不合情理,然而越读下去越觉得情理自在其中。其实,在生活中,对于学坏的晚辈,做父母的,生气不认他,说你就不是他的儿子,是存在的,太普遍了。意即是说,这样的情节,是有生活基础的。该剧精神内容与感性生活形态高度契合。它对于人的价值取向是有文化,知礼义,讲文明。所以它所采用的生活形态就与此密切相关。如拆字游戏的巧妙和智慧,松梅图创作的高雅和机趣,诗配画的情味和精妙,都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意味。该剧很有戏。情节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情趣盎然。譬如“正身”一场。姑母叫曾进,两个人都答应,姑母严肃纠正;姑母又叫范通,两个人又都答应,姑母又再次纠正。之所以如此,姑母显然是在教训他的侄子。这启示我们,一台戏的趣味性,不是为了追求趣味性而写趣味性,而是有意味,又有趣味。这样的情节,生活当中有,似乎又没有。这恰恰说明,作品中的情节,来源于生活,又不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它只为作品所表达的精神意蕴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