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如果大学可重来》(作者厚晓哲)

十二、话剧《如果大学可重来》(作者厚晓哲)

读了这个剧本,心情十分复杂。某些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竟是那样度过的,真令人震惊,使人痛心。又看到他们回首反思,虽为时已晚,还是颇感欣慰。

该剧的“我”和王聪聪,极有典型性。这种学生,看来不是一人两人,而是普遍存在。学生热衷推销,考试集体作弊,正在上课,教室里竟然溜得没有一人。作品不仅描写了他们自我毁灭的过程,而且对他们心灵堕落作了细致描绘。剧中带引号的“我”,不仅仅是符号,而有着深刻意味。“我”的所作所为,本身就具有自我反省的意识。“我”在走了四年的精神弯路之后,终于醒悟了。离开学校之际,他认真地上了张老师最后一堂课,但已经迟了。“我”,包括始终执迷不悟的王聪聪,带给人的是意识的觉醒,信念的重塑,理想的回归。

作品还塑造了李波这位与“我”和王聪聪迥然不同的学生形象。他是穷人家的孩子。在那样一种氛围中,他是那么孤立,那么无助,那么另类。他潜心读书,心无旁骛,学业有成,最后成才,当在意料之中。可我觉得,他的与众不同,原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历史上,通过刻苦读书而最终成才者不计其数。问题是,在该剧中,这种优秀品质竟然与其生活环境格格不入,让绝大多数人不可理解,使得绝大多数人觉得陌生,就特别发人深思了。经由李波这一形象,作品内容显然得到深化。

真正体现作者审美理想的是那位张老师和白衣女神。他与她之间,情感是那么空灵,那么纯洁,那么高雅,那么有意境。白衣女神这个形象,使我想到古希腊的爱神,我们完全可以视她为崇高理想的化身。张老师喜欢白衣女神,白衣女神的回应是颇耐人寻味的。她说:“爱我吗?是你自己的事!”“是你自己的事”,我很愿意把它理解为双关语,其蕴藏的深意,无非是说,你想追求崇高理想吗?就在你自己的表现了。此后,张老师勤奋不辍,成就斐然,又和白衣女神相遇,表达爱慕之心,白衣女神依然淡然回应。就在张老师深感失望,与白衣女神交臂而过之时,白衣女神反而转身回来对他说:“下来就是她的事了。”“她”,指白衣女神自己,也可指崇高理想。她显然爱上了张老师。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由于你不懈地追求,理想自然会光顾你的。这一对人物关系,显然带有被理想化的色彩。最后,作品并没有着意地去渲染他们的爱情,但那个小孩子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这一幕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幸福是在默默地奋斗中悄然而至的。

如要对该剧提点意见的话,我以为,可以把张老师和这位女神的关系以及李波的形象塑造,分量再加大一些,这样,作品灰暗的色调,会得以淡化,亮色会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