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觉醒》(作者高波)

十一、《爱的觉醒》(作者高波)

《爱的觉醒》未标明剧种,想必是歌剧或音乐剧。作品弥漫着浓浓的青春气息,充盈着蓬勃的生命意识,给人一种向上的前进力量。该剧取材于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其精神与上述《右脑迷宫》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就是,摆脱规矩的束缚,倡导精神的自由,推动思想的解放,催生意识的觉醒。前几天,朋友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其中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某位专家一段话:“在中国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该剧描写的是一对高中学生,冲出传统教学模式,冲破精神禁锢,走向人格自我塑造的故事。作品情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于高潮,最终和解,有一定观赏性。不过,人物定位还需斟酌。首先,应以理解的态度,描写李晓慧的妈妈。让孩子拼命学习,不输在起跑线上,谁都知道这是教育一大弊端,可是,人人都在这样做。因为你不这样做,孩子将被淘汰,将面临没学上,或者上不了好学校,将来找不到好工作。设若这样把握这个人物,作品内容会得到深化。其次,准确把握主人公王小峰和李晓慧的关系。他们的自由精神,应该体现在青年人的纯真友情上,体现在他们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上,体现在青年人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上,体现在他们广泛的兴趣和可爱的性格上。是这些东西与那种窒息人的规矩教育格格不入。所谓爱的觉醒,似乎指男生和女生之间那种情爱的萌发。我意不要把作品内容往中学生懵懂情爱意识上引。这两个年轻人和李主任之间的分歧,就是规矩教育与自由意识的矛盾。引到情爱上,作品的典型意义将被消解。第三,注意不要把学生追求自由精神与学习对立起来。追求自由,学习也可以很好。整天趴在桌子上学习的学生,不一定学习就好。学习好的学生恰恰是那些素质全面,精神上比较放松的学生。因此,那个王小峰不见得就学习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