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右脑迷宫》(作者高晓普)

六、儿童剧《右脑迷宫》(作者高晓普)

该剧所表达的精神意蕴,不仅对于少年儿童,就是对于成年人,均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这就是,作为人,应该冲破惯性思维的桎梏,解除条条框框的束缚,放飞精神的自由和创造。这一旨趣,作品是通过一个寻找想象力的故事完成的。为什么要寻找想象力?显然是因为想象力对于我们人太重要了。就像作品中所说的,它是与神性相通的。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在西方世界,有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即上帝是否存在。其实,上帝就是仰仗人的自我想象力而存在的。如此,竟然是想象力开辟了宗教信仰这块净土。在哲学上,想象力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人类沟通理想与现实至关重要的桥梁。精神与物质,存在与意识之所以能够统一,大约都与人类想象力有关。可以说,想象力是人类一切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必备条件。正由于此,自小培养想象力,保护想象力,对于儿童就显得异常重要。

寻找想象力的故事,新颖而独特,本身就富于想象力。为了拥有想象力,实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小主人公在某种神意的启示之下,完成了打开想象之门的任务。只是觉得,这个过程不免顺利了点。因为想象力的拥有与丰富,是与生活实践分不开的。假设说,小主人公打开想象力之门,是在与他年龄相匹配的难度中实现的,这样,就把想象力的拥有,建立在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了。该剧第三幕,描写要打开想象之门,必须以丧失主人公的想象力为代价。这个情节挺好,有精神历练的悲壮意味。

作为儿童剧,作者提出寻找想象力这个话题,并非空穴来风。联系到目前的儿童教育,窒息儿童想象力的表现还少吗?沉重的书包,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无疑就是其中的一种。正是在这里,这个作品显示出它不可多得的现实批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