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向西而歌》(作者王华)
话剧《向西而歌》,满怀激情地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交大一批师生从上海迁至西部,他们的学习与工作,生活与爱情,理想与追求。他们的崇高境界,奉献精神,可歌可泣。大概由于自己对大学抱有特殊情感的缘故,作品有几处都掉了眼泪。又觉得还有未写到精神层面的东西,提出来仅供参考:(1)写出年轻教师罗永生和当地姑娘牛桂花爱情的精神意味。罗永生离开上海时,母亲在弄堂送他,心里很纠结,情感极复杂,儿子一辈子就留在西部了吗?回不回上海,会反映在他的婚姻问题上。牛桂花以西部姑娘的特有方式爱上他,罗永生的情感是怎样走向牛桂花的,精神上的差异是如何达到一种和解,应该完整表达。因为它是西迁人终于扎根西部的具体体现。(2)学生陆家琪和陈阿娇,仅仅说他们恋爱,是没有戏的。他们随学校西迁,毕业后的去向,就可能成为他们耿耿于怀的话题。恶劣的生活环境,反迁浪潮,不可能不对他们的精神产生影响。陈阿娇由恋家而发展到不想留在西部,是完全可能的。为了爱情,是留在了西部呢?还是追求生活的安适,分道扬镳?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写出他们因爱情而产生的矛盾过程。这样,他们的爱情就有了精神层面的审美意义。(3)努力塑造感人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作品中周教授(包括彭康校长)这样的人,才真正是交大西迁的精神支柱,民族的脊梁。年轻师生,因为有他们存在,才走向崇高。罗永生打井,操作失误,坏了钻头。当时一个钻头相当一个人三年的工资,周教授会怎样看待这件事?他是罗永生的导师,会对罗永生的创新精神予以高度肯定,同时对罗永生的错误提出严厉批评,同时会提出,罗永生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他来承担,这个人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在反西迁浪潮中,周教授也应是稳定乱局的中坚。(4)陈志鸿是个科研型人物,又是个孝子。恶劣的客观环境,导致他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尤其母亲晚年无人照顾,这样的人,按政策是应该回去的。但事业需要他留在西部,让事业和家庭形成矛盾,把他放在两难选择的境地。在周教授出面调停之下,解决他的问题,让他的精神走向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