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轨生平著述考
陈 刚
[摘 要] 王同轨是明万历年间湖北一带名噪一时的文人作家,他的文言小说《耳谈》《耳谈类增》不仅在当时就广为流传,也对明末清初的话本、戏曲、笔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王同轨的生平和著述,尚缺乏系统地整理研究。本文分家世、师从、学养、仕途、交游、著述几个部分,对明清方志、文人别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零散分布的王同轨资料加以钩沉整理,并尽可能较为细致地呈现王同轨的一生。
[关键词] 王同轨 生平 著述 《耳谈》 《耳谈类增》
王同轨是明万历年间湖北一带非常重要的一位文言小说家,他的《耳谈》在万历文人士大夫中曾广为流传,并以此为基础著成《耳谈类增》一书,分类有法,题材多元,对明清的文言小说、戏曲、话本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诗文写作在湖北作家群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与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一起拜访王世贞,并得到了王氏兄弟的高度评价。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其生平事迹至今尚湮没不张,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笔者费时数月,对明清方志、文人别集、笔记等各类文献进行查考,现将王同轨的生平与著述大致胪列如下:
王同轨,字行甫,时人亦常写作“行父”,湖北黄冈人。其阁名“苍苍”,枕柯山而建,故其园名“柯山园”。关于其生卒年,学界至今尚无定论,然有以下三说:吕友仁、孙顺霖在《耳谈类增》点校本前言中认为:王大约生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前后,卒于万历末年[1];陈国军认为王当生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左右[2];龚进辉则根据岁贡时间推测他生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前后[3]。事实上,在王同轨的从孙——王一鸣的《朱陵洞稿》中,有一篇《寿从祖行父先生五十序》,其中明言王同轨“今年甲申,春秋五十矣。”[4]此甲申当指万历十二年(1584年),上推四十九年,则王同轨当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又据区大相《区太史诗集》中《王银台行父以中秋生日,同胡孟弢、高正父、汪公干过余饮》一诗,可知其生日为阴历的八月十五日[5]。关于其卒年,笔者尚未见有力资料,然通过台湾汉学研究中心“明人文集联合目录及篇目索引资料库”的检索,发现在朱翊纸所撰的《广宴堂集》中收有一首五言排律《王行甫先崇八十》,朱翊纸亦为万历、天启间湖北人,笔者因此怀疑此处的王行甫即指王同轨。若此推论成立,则王同轨至少在1615年尚且在世,然而未见原诗,不敢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