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虬髯客
虬髯客是唐人杜光庭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的主人公。隋末天下大乱,虬髯客怀逐鹿中原之志,尝与李靖、红拂结为兄妹。往太原,见李世民有天子气,虬髯自认不逮,遂将财产赠予李靖夫妇而遁去。后在海上起事,略定扶馀国,自立为国主。[15]
虬髯客是一个豪迈卓异的传奇人物,也是丘逢甲笔下一个重要的“沧海英雄”意象,“扶馀”往往是台湾的代称。诗人借虬髯客攻占扶馀来抒发自己光复台湾的志向,但丝毫没有表现出裂土自立的愿望。“世间倘有虬髯客,未必扶馀别属人”(《有书时事者为赘其卷端》第二首,第151页)、“世间不见虬髯公,扶馀坐失无英雄”(《钟髯歌赠钟生》,第176页)等表达因无豪杰之士在台湾主持抗日大局而导致台湾沦陷于日本的惋惜之情。诗人不承认日本对台的统治,“扶馀何处有真王?”(《答王贡南同年》第四首,第237页)日本殖民者怎么能成为台湾的真正主人!“东风吹冷英雄泪,海外扶馀局未终”(《书事叠前韵》第十首,第290页)则言虽然眼下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这不是她的最终结局。
诗人强烈希望出现虬髯客式的英雄,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日寇,恢复故土。虬髯客甚至是诗人的自我期许:“平生愿做虬髯客”(《题红拂图》,第507页)、“君家仲坚昔吾慕,偶然游戏海上思作虬髯公”(《以摄影法成澹定村心太平草庐图张六士为题长句次其韵》,第618页)诗人要像虬髯客占领扶馀一样,亲提劲旅克复台湾,这方是快意之事。丘逢甲还将当年随自己抗日的表兄谢道隆、胞弟丘树甲誉为虬髯公、扶馀王:“海外戈船忆异军,虬髯消息断知闻。”(《调颂丞》第四首,第566页)、“东风吹客忽出海,岂复再觅扶馀王。”(《提崧甫弟遗像》,第576页)这是对他们保台壮举的高度评价。
丘逢甲并没有在自己的诗篇中表现对虬髯客海外建国,自行政令的称许,他所褒扬的仅仅是虬髯客率“海船千艘、甲兵十万”[16]攻占扶馀的军事行为。“虬髯”“扶馀”等意象虽在丘诗中频频出现,但并不能成为丘逢甲有“独立台湾”异志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