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的刊印及行销

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的刊印及行销

庄逸云

[摘 要] 在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的出版型态与行销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这是促成文言小说繁荣的重要因素。当时的文言小说仍延续了家刻与坊刻的传统,与此同时,申报馆、商务印书馆等近代出版机构又开始强势介入,致力于文言小说的出版。当时的出版机构还采取了十分丰富的手段进行文言小说的行销,包括建立销售网络、采用多样化的销售方式和促销手段、根据市场风向制作广告,且能在广告中注意到文言小说的特殊性。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言小说 家刻 坊刻 近代出版机构 行销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1],甚至有学者认为,清末民初揭开了“文言小说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2]。在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的出版型态与行销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而这无疑是促成文言小说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刊、印机构而言,当时的文言小说一方面仍延续了家刻与坊刻的传统,另一方面,近代出版机构又开始强势介入,在文言小说的出版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就小说的印刷与装帧方式而言,传统的雕版、线装仍为一些出版者所青睐,但大量的石印线装或铅印平装书进入市场,并且铅印平装书渐次成为主流。就小说的宣传、行销手段而言,更是花样百出,展现出过去不曾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关于近代或晚清小说的出版、传播问题,学界已关注甚多,但相关研究在论说、例证中大都立足于白话小说,未能充分注意语体不同所带来的刊印、行销之异。实际上,清末民初的文言小说在刊印行销方面,既与白话小说有共通处,也有其自成一体的情况与特点,值得予以专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