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一、史籍文献及出土文献、石刻资料集
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4.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5.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6.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杂令》,栗劲、霍存福、王占通、郭延德译,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年版。
8.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9.窦仪等撰:《宋刑统》,吴翊如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0.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1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12.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戴建国点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一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名公书判清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4.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16.《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17.《元典章》,陈高华、张帆、刘晓、党宝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8.《通制条格》,黄时鉴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9.《通制条格校注》,方龄贵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20.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编:《至正条格》(校注本),Humanist出版集团2007年版。
21.徐元瑞:《吏学指南》,杨讷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2.黄时鉴辑点:《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3.陈得芝、邱树森、何兆吉辑点:《元代奏议集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4.《宪台通纪》,王晓欣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士点、商企翁编次:《秘书监志》,高荣盛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6.《庙学典礼》,王頲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7.《大明律》,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8.《大清律例》,田涛、郑秦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9.《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台北:大化书局1980年版。
30.《事林广记》,影印北大图书馆藏后至元刻本、日本元禄十二年翻刻元泰定二年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
31.[韩]郑光主编:《原本老乞大[解题、原文、原本影印、索引]》,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32.《朴通事谚解》,《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从刊》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33.俞希鲁:《至顺镇江志》,杨积庆等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4.《大德昌国州图志》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5.《至正金陵新志》,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6.《弘治徽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版。
37.万历《扬州府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38.藏晋叔编:《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39.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0.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1.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2004年版。
42.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3.彭大雅撰,徐霆疏证:《黑鞑事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4.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5.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6.孔齐:《至正直记》,四库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47.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8.苏天爵:《滋溪文稿》,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49.《宋濂全集》,罗月霞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0.《虞集全集》,王頲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1.《黄溍全集》,王頲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2.《胡祗遹集》,魏崇武、周思成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53.《吴师道集》,邱居里、邢新欣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54.《张养浩集》,李鸣、马振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55.许有壬:《至正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56.邓文原:《巴西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57.李祁:《云阳李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58.李存:《鄱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59.王祎:《王文忠公文集》,北京图书馆珍本丛刊本。
60.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61.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62.吴澄:《临川吴文正公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63.方回:《桐江集》,宛委别藏本。
64.真德秀:《西山真文忠公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65.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66.柳贯:《柳待制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67.朱德润:《存复斋文集》,四部丛刊续编本。
68.戴良:《九灵山房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69.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70.徐一夔:《始丰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1.王沂:《伊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任士林:《松乡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国家图书馆善本室藏《宋元地契辑存》,缩微胶卷
74.南京大学历史系资料室藏:《王氏文约契纸誊录簿》
75.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76.塔拉、杜建录、高国祥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77.吉田顺一、チメドドルジ:《ハラホト出土モソゴル文书の研究》,东京:雄山阁平成20年(2008)11月第二版。
78.沙知、吴芳思:《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79.《俄藏黑水城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000年版。
80.王钰欣、周绍泉主编:《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宋元明编》,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81.张传玺主编:《中国历代契约粹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徽州文契整理组:《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3.《俄藏敦煌文献》第8、第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2001年版。
84.《吐鲁番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90年版。
85.《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86.《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87.沙知录校:《敦煌契约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88.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
89.李经纬:《吐鲁番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0.李经纬:《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1.耿世民:《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山右石刻丛编》,石刻史料新编初辑第20、2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
93.《安阳县金石录》,石刻史料新编初辑第1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
94.《江苏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初辑第1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
95.《金石萃编未刻稿》,历代碑志丛书第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二、参考论著
专著
1.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3.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版。
5.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韩儒林:《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编:《元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韩儒林:《韩儒林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0.韩儒林主编:《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12.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何怀宏:《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6.陈高华、史卫民:《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严桂夫主编:《徽州历史档案总目提要》,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版。
18.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邱树森:《贺兰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1.高荣盛:《元代海外贸易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尚衍斌:《元代畏兀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3.韩玉林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六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24.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陈高华、史卫民:《中国经济通史·元代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26.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7.王钰欣主编:《徽州文书类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收藏编纂,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版。
28.邢铁:《家产继承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0.周清澍:《元蒙史札》,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李治安:《忽必烈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3.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陈高华:《陈高华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35.陈高华:《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6.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7.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8.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9.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1.谭晓玲:《冲突与期许——元代女性社会角色与伦理观念的思考》,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张国旺:《元代榷盐与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43.陈高华:《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陈高华:《元朝史事新证》,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高荣盛:《元史浅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46.[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7.[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严桂夫、王国健:《徽州文书档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罗彤华:《唐代民间借贷》,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0.郭建:《中国财产法史稿》,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51.李倩:《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刘戈:《回鹘文买卖契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53.[匈]G·卡拉:《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收藏哈喇浩特及西域出土中世纪蒙古文文献研究》,敖特根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4.张振国等:《中国传统契约意识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55.张传玺:《契约史买地券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56.韩森:《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鲁西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7.梁聪:《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8.乜小红:《俄藏敦煌契约文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9.崔建远主编:《合同法》(第五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0.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第3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1.孙继民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62.杜建录:《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论文
63.翁独健:《斡脱杂考》,《燕京学报》第29期,1941年6月。
64.施一揆:《元代地契》,《历史研究》1957年第9期。
65.韩国磐:《根据敦煌吐鲁番发现的文书略谈有关唐代田制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62年第4期。
66.陈高华:《“亦集乃路河渠司文书”和元代蒙古族的阶级分化》,《文物》1975年第9期。
67.孟繁清:《元代的学田》,《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68.孟繁清:《元代江南地区的普通官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年第4期。
69.孟繁清:《从职田租佃看元代的吏治腐败》,《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70.陈炳应:《黑城新出土的一批元代文书》,《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
71.刘和惠:《元代徽州地契》,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编:《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8期,1984年5月。
72.刘和惠:《元代文书二种引证》,《江汉论坛》1984年第6期。
73.姚大力:《论元朝刑法体系的形成》,《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4.刘和惠:《元延祐二年契凭》,《文物》1987年第2期。
75.周绍泉:《田宅交易中的契尾试探》,《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
76.杨富学:《回鹘文文书中所见元代畏兀儿租佃契约关系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77.施萍亭:《延祐三年奴婢买卖文书跋》,《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
78.栾成显:《明初地主积累兼并土地途径初探——以谢能静户为例》,《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79.杨际平:《元代买卖奴婢手续——从敦煌研究院藏元延祐三年永昌税使司文书说起》,《敦煌研究》1990年第4期。
80.姚大力:《蒙元时代西域文献中的“因朱”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81.刘秋根:《元代官营高利贷资本述论》,《文史哲》1991年第3期。
82.刘秋根:《宋元寺院金触事业——以长生库资本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
83.贺卫方:《“契约”与“合同”的辨析》,《法学研究》1992年第2期。
84.秦晖:《古典租佃制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85.刘秋根:《论元代私营高利贷资本》,《河北学刊》1993年第3期。
86.岸本美绪:《明清契约文书》,王亚新译,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7.杨其民:《买卖中间商“牙人”、“牙行”的历史演变——兼释新发现的〈嘉靖牙帖〉》,《史林》1994年第4期。
88.桂栖鹏:《元代江南地区封建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89.霍存福:《论元代不动产买卖程序》,《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90.府宪展:《敦煌文献辨疑录》,《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91.杨选第:《元代亦集乃路的民间借贷契约》,《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92.李祝环:《中国传统民事契约中的中人现象》,《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93.叶新民:《亦集乃路元代契约文书研究》,《蒙古史研究》第五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4.邱树森:《元代回回人的商业活动》,《元史论丛》第6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95.阿风:《徽州文书中“主盟”的性质》,《明史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版。
96.周绍泉:《徽州文书与徽学》,《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97.陈明光、毛蕾:《中国古代的“人牙子”与人口买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98.音正权:《明清“永佃”:一种习惯法视野下的土地秩序》,《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9.赵冈:《从另一个角度看明清时期的土地租佃》,《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
100.邹萍:《浅论清代福建地区的永佃制——17件清代福建地区永佃契的统计分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2期。
101.刘晓:《元代收养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02.夏维中、王裕明:《南京大学历史系所藏徽州文书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03.陈明光、毛蕾:《唐宋以来的牙人与田宅典当买卖》,《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04.高荣盛:《元代“舶牙人”通考》,《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四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年版。
105.俞江:《关于“古代中国有无民法”问题的再思考》,《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
106.俞江:《是“身份到契约”还是“身份契约”》,《读书》2002年第5期。
107.周绍泉:《退契与元明的乡村裁判》,《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08.任仲书、于海生:《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史学集刊》2003年第3期。
109.郝维华:《明清身份契约的法律分析》,《法律史论集》第四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0.邹萍:《论明清福建地区的一般租佃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11.赵赟:《纳税单位“真实”的一面——以徽州府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112.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13.俞江:《“契约”与“合同”之辨——以清代契约文书为出发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14.金滢坤:《〈俄藏敦煌文献〉中黑城文书考证及相关问题的讨论》,载《敦煌学》第24辑,台北: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版。
115.隆化县博物馆:《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文物》2004年第5期。
116.霍存福、章燕:《吐鲁番回鹘文借贷契约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17.陈高华、张帆、刘晓:《〈元典章·戸部·禄廪〉校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8.陈高华、张帆、刘晓:《〈元典章·戸部·分例〉校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四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9.陈高华、张帆、刘晓:《〈元典章·戸部·户计〉校释》,《暨南史学》第四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0.孟繁清:《元代的契本》,《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5年版。
121.党宝海:《一组珍贵的元代社会经济史资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22.[日]寺田浩明:《中国契约史与西方契约史——契约概念比较史的重新探讨》,郑芙蓉、魏敏译,谢晖主编《民间法(第四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3.徐忠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可能前景:超越西方,回归本土?》,《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24.王旭:《中国传统契约文书的概念考察》,《法治论丛》2006年第4期。
125.霍存福:《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的抵赦条款与国家对民间债负的赦免——唐宋时期民间高利贷与国家控制的博弈》,《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6.秦晖:《“业佃”关系与官民关系——传统社会与租佃制再认识之二》,《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127.高叶华:《明代“牙人”“牙行”考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28.荣新江:《〈俄藏敦煌文献〉中的黑水城文献》,《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黑水城人文与环境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9.朱勇:《权利换和谐:中国传统法律的秩序路径》,《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30.张生:《从社会秩序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民法”》,《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31.包伟民、傅俊:《宋代“乡原体例”与地方官府运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3期。
132.陈高华、张帆、刘晓:《〈元典章·戸部·婚姻〉校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五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33.陈高华、张帆、刘晓:《〈元典章·戸部·田宅〉校释》,《燕京学报》新二十四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4.储小旵、张丽:《徽州契约文书校读释例》,《古籍研究 2008卷·下》(总第54期),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5.邢铁:《宋代的墓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36.陈瑞:《元代徽州宗族祖茔规约二则释读》,《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37.储小旵、张丽:《徽州契约文书校读释例〈二〉》,《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38.冯剑辉:《山东图书馆馆藏徽州文书述评》,《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39.黑维强、唐永健:《契约文书中的“分数”类词义考辨》,《中国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
140.李永军:《论民法典“合同编”与“总则编”和“物权编”的体系关联》,《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学位论文
141.余欣:《中国古代契约词语辑释——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1999年。
142.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
143.罗海山:《传统中国的契约:法律与社会》,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
144.王宇翔:《中国古代优先购买权对契约自由的限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45.张域:《担保法律制度与习俗的文化解读——以中国历史上的人保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
146.刘志刚:《宋代债权担保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8年。
147.唐红林:《中国传统民事契约格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48.杨卉青:《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8年。
149.刘高勇:《清代买卖契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50.朱建路:《黑水城所出元代粮食相关文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51.马朵朵:《元代信贷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