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1 走进心理学

1.1.1 什么是心理学

1.1.2 心理学的意义

1.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2.1 心理健康的含义

1.2.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2.3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1.2.4 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3 大学生心理咨询

第2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2.1 压力概述

2.1.1 何为压力

2.1.2 压力源的分类

2.1.3 压力的好与坏

2.1.4 压力的身心反应

2.1.5 压力与心身疾病

2.1.6 影响压力的因素

2.1.7 压力测试

2.1.8 处理压力的方法

2.1.9 应对压力的策略

2.2 挫折概述

2.2.1 何为挫折

2.2.2 挫折的分类

2.2.3 挫折的防御机制

2.3 有效应对压力与挫折

2.3.1 正确认识压力和挫折

2.3.2 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2.3.3 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技巧

2.3.4 提升抗压力和挫折承受力

第3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问题应对

3.1 大学生该如何学习

3.1.1 判断鉴别

3.1.2 训练策略

3.2 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

第4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4.1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概述

4.1.1 人际交往概述

4.2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4.2.1 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

4.2.2 人际交往的理论研究

4.2.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4.3 大学生的人际吸引与人际困惑

4.3.1 大学生人际吸引的条件

4.3.2 大学生的人际困惑

4.3.3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4.4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4.4.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4.4.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4.4.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

4.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4.5.1 恐惧心理及其调适

4.5.2 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4.5.3 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4.5.4 嫉妒心理及其调适

第5章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5.1 体味爱情——大学生恋爱心理概述

5.1.1 什么是爱情

5.1.2 恋爱发展阶段

5.1.3 大学生恋爱的意义

5.1.4 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

5.2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其调适

5.2.1 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5.2.2 大学生恋爱误区

5.2.3 大学生恋爱的困惑及其调适

5.3 大学生在成长中培养爱的能力

5.3.1 培养表达爱的能力

5.3.2 培养接受爱的能力

5.3.3 培养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3.4 培养拒绝爱的能力

5.4 大学生性心理

5.4.1 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特点

5.4.2 性的困惑

5.4.3 大学生性困扰的调试

第6章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6.1 认识情绪

6.1.1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6.1.2 情绪和情感的构成要素

6.1.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6.1.4 情绪的功能

6.1.5 情绪状态分类

6.2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特点与情绪困扰表现

6.2.1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特点

6.2.2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表现

6.3 情绪管理

6.3.1 情绪管理的步骤

6.3.2 情绪管理的方法

第7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7.1 何为自我意识

7.1.1 自我意识的构成

7.1.2 自我意识的分类

7.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7.2.1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7.2.2 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

7.2.3 自我认同感

7.3 大学生常见自我意识偏差

7.3.1 自我中心

7.3.2 自负或自卑

7.3.3 从众

7.3.4 虚荣

7.3.5 逆反

7.4 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

7.4.1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7.4.2 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

7.5 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及其本质

7.5.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7.5.2 人格的特质理论学说

7.5.3 大五人格特质理论

7.6 气质、性格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7.6.1 气质

7.6.2 性格

7.6.3 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8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鉴别与应对

8.1 关于变态人格

8.1.1 变态人格

8.1.2 变态人格的分类与识别

8.1.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8.1.4 如何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

8.2 自杀危机

8.2.1 自杀的影响因素

8.2.2 自杀的线索

8.3 怎样预防自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