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

7.2.2 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

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影响和制约其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自我意识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目标导向作用

目标是个体发展的导航机制。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订明确的目标,只有如此才会调动自身的潜能,激发强大的动力。人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确立较为合理的“理想自我”的内容,就为个人将来的发展确定了目标,会对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会产生很大影响,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在从事一项活动之前,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会将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个体依此作计划,指导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2)自我控制作用

一个人要获得发展、取得成就,光有目标是不行的,还必须具备自制的意识,对自己的情感、行动加以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在对自我正确认识、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情感、行为等加以控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成功的路上,由于并不缺乏机会和才华,很多人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与成功失之交臂。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重要方面,是目标的守护神,是成功的卫士。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个情绪化、缺乏毅力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3)内省作用

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不仅能够确立“理想自我”的内容,规划自己的将来,而且能够通过自我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此外,由于主客观条件制约,实现“理想自我”常常会遇到各种障碍,致使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这时,自我意识就会反省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找到受挫的主客观原因,重新调整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其与“现实自我”趋于统一。内省可谓个体成长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要想使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而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就需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随时对自我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加以反省和审查。

4)激励作用

正确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个体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立、自主、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激励个体去大胆尝试、积极进取,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潜能,激发思维活动的功能,取得成就。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负性的自我意识不断被克服,正性的自我意识被强化,个体自我意识良性循环。因此,自我意识越健康、积极的人,往往就越能获得成就。而不断取得的成就,反过来促使健康自我意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