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如何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

8.1.4 如何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

从宏观方面来讲,大学生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产生很深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心理危机。此外,抑郁心理、孤独性格、自卑心理、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是引起心理危机、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抑郁心理与孤僻性格往往与人格发展、早期经历不良等因素有关。自卑心理往往与自身缺陷、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等因素有关。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是已经危机化的心理问题,并且患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极端行为。

从微观方面来看,识别大学生个体心理危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心理学认为,情绪指个体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应,需要是情绪的基础。当需要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不良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发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异常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淡漠、躁狂等。大学生的情绪突然改变、明显不同于往常或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无故哭泣、意识范围变窄、忧郁苦闷、烦恼或喜怒无常、自我评价丧失、自制力减弱等时,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就有发生的可能。恶劣的情绪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临床表象。

②正常的行为活动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当个体大学生出现行为异常,如饮食或睡眠出现反常、个人卫生习惯变坏不讲究修饰、自制力丧失不能调控自我、孤僻独行等,就要注意其是否有心理危机了。行为异常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条件之一。行为变化也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必然导致行为反常变化。

③学习兴趣下降。如上课无故缺席,常迟到早退,成绩突然下降,根本无法正常地学习和听课。心理学认为,正常、有效、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和标准。如果个体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突然丧失了学习这一功能,就说明心理状态发生了问题。

④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也是十分典型的识别根据。如果个别大学生不能正常有序地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平时很喜欢的东西随意丢弃或毁坏等,就意味着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出现了,而且心理障碍达到危机。

⑤自杀意图流露。如谈论自己的死或与死有关的问题或写下遗嘱之类的东西。有的甚至已经试图采取某些手段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