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什么是爱情
1)爱情的含义
诗人赋予爱情最美好的语言,音乐家赋予爱情最动听的音符,而青少年以最动人的心情来等待爱情降临。爱情究竟是什么,激情之爱能否持久。爱情正如一首诗的意境: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绝无期。
大师说爱情
莎士比亚说:“爱情是感情的最高位阶。” 罗素说:“爱情就是生活。”柏拉图说:“恋爱是严重的精神病。”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再没有比爱情更容易让人受伤的了。” 小说家毛姆说:“爱情不过是一种肮脏的诡计,它欺骗我们去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爱情的含义:所谓爱情,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两颗心相互向往、吸引、达到精神升华的产物,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
2)爱情的实质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3 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是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这3 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7 种类型。
(1)喜欢式爱情
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2)迷恋式爱情
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恋爱总是充满激情,缺少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3)空洞式爱情
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浪漫式爱情
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5)伴侣式爱情
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6)愚蠢式爱情
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7)完美式爱情
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亲密和承诺。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斯滕伯格很聪明,在这些爱情前面都加了一个“式”字,因为在他看来,前面列举的6 种都只是类爱情或非爱情,在本质上并不是爱情,只有第7 种才是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类爱情和非爱情的情形实在太多,以致把具备三要素的爱情基本当作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状态。
3)爱情三要素
(1)激情
因为爱情是以性本能、性欲为生理基础的,没有性本能就不可能对异性感兴趣,就不会发展成爱情,所以这是一个前提。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爱情是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产生和传递的结果。人的性爱中心是大脑的中心——丘脑,这里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奇的神经递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如多巴胺、苯乙胺、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和后叶催产素等。当神经递质随着体液流遍全身时,让人神魂飘荡的爱情就会产生。因此,当遇到钟情的异性时,往往会出现渴望在一起的激情,进而出现相应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表现在眼神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常情况下,当双方目光相对时立即会出现将目光移至别处的反应,在这之后目光会随着观察对象的变化发生自然转移。若目光移至别处后又很快回视特定对象,或目光停留于特定对象时间过长,很可能是钟情的标志。若对方面带笑容地出现同样的反应,则可称之为“眉目传情”或“秋波传送”,也称“来电显示”,预示着可能进一步发展关系。一般情况下,双方会在“眉目传情”或“秋波传送”的激励下相互接近并加强信任。另外,恋爱双方也会表现出一种给予的激情和奉献的激情,这种奉献的激情不是出于观念,不是出于伦理道德,不是出于责任,而是出于感情。如康德所说:“我爱你和你无关。”
(2)亲密
当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两人希望单独接触,多一些私人空间,急于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因此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见面,即使是异地恋、双城恋也会通过微信、QQ、电话、视频等方式以解相思之苦。正如古人所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对钟情的异性将会产生缠绵悱恻的体验。两个人在一起时,感到时间飞逝,每次分别都依依不舍、若有所失。分别后,经常回忆两人在一起的情景,回味对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并盼望下一次接触的机会。恋人在亲密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一方在意另一方的言行,见到对方与其他异性往来,往往会心生嫉妒。恋人之间的亲密交往还表现在交往的距离上,两人在共同的活动中距离相当接近,经常发生似乎自然而然的身体接触,如边缘性接触(牵手等)、过程性接触(抚摸、亲吻等)和核心性接触(发生性关系)。
(3)承诺
恋爱是爱的选择,婚姻是爱的确定,养育是爱的分配,终老是爱的还原,人的一生都行走在爱之间。从爱的选择到爱的确定,有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恋人双方相信他(她)是最适合的,是能够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是值得托付的人。这种信念往往由承诺表现。
由于钟情男女实质性交往的建立,自我暴露程度大大提高,与对方倾心交谈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天南地北,人生社会,无话不谈,就是隐私也可以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倾吐。他们会尽可能地让对方了解自己,也希望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为此目的,双方都极力提高言语组织和表达能力,表述更加形象生动。钟情者关心对方胜过关心自己,愿意为对方负责并做出承诺,他们经常惦念对方,安危冷暖、喜怒哀乐无不挂在心上。他们会在节日、纪念日送礼物给对方。有的人为对方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而苦恼,全力相助;有的人在经济上也会混在一起,你我不分。在激情的驱使下,他们还会山盟海誓,承诺忠于对方,始终不渝,为对方的终生幸福负责。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在交往中伴有激情、亲密和承诺,说明这种交往已经是较成熟的爱情了。
案例导入:班里的四大美女
佳琪所在的班级美女很多,其中小曼、丽丽、晶晶和小菲被班里为数不多的男生封为班级“四大美女”。小曼个子高挑,很会打扮自己,也比同龄人成熟,追小曼的男生都有一个连了。她选择了一个比自己大14 岁的多金“大叔”,出入坐“大奔”,动不动就收到成千上万元的礼物。小曼信奉的是:宁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
丽丽不喜欢大叔,她更喜欢自己的同龄人。丽丽现在没有男朋友,但是有一个“蓝颜知己”。丽丽和他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去超市,丽丽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找他倾诉,但别人问丽丽是不是谈恋爱了,丽丽立即否认。
晶晶是一个冷美女,似乎对男生不感兴趣,但是她对女人也绝对不感兴趣。男生都怕靠近她,不太敢和她说话。晶晶属于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类型,绝对不将就,所以一般的男生难以入她的法眼。
小菲是一个很可爱的美女,比较乐观开朗,但很多时候“很二”,和小菲关系很好的男生很多,她今天和这个出去吃饭,明天和另一个出去逛街。小菲和这些男生都是朋友,不知道究竟自己想和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