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5.2.1 学生恋爱的特点

大学生渴求知识、追求理想,对个人和社会的要求比较高。大学生的这一特点以及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恋爱具有以下特点。

1)恋爱普遍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不同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人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资料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学生谈恋爱的人数不足在校学生的1%。现在,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都已经初尝爱情滋味,恋爱行为日益公开化。一些大学生谈恋爱,改变传统的以含蓄、朦胧、深沉为美的形式,喜欢透明化、公开化,且有意展示。在公众场合下,他们常常手拉手、肩并肩、成双成对出入图书馆、教室、食堂,在校园幽静之处,常常可以看见他们拥抱、接吻的身影,甚至还有过火的行为出现。爱情已经走进了不少大学生的情感生活中,成为校园生活的一大内容。

2)恋爱低龄化

大学生谈恋爱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学业压力较小,又身处新的学习环境,恋爱已成了部分大学生入校后的要务之一。另一方面,受高年级同学影响,一些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很快进入恋爱阶段,大学生恋爱已成为高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恋爱媒介、途径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互联网普及、无线通信业发达,大学生的交流、交往方式包括恋爱途径随之改变,大学生恋爱由以往以同学、朋友、书信为媒,发展到现在流行的以网络为媒。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开始了一段段网络情缘,享受着“网恋”带来的时尚。网络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另一个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情感空间。他们可以在虚拟社会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但也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可预见的不良影响。

4)恋爱色彩浪漫化

大学生生活在校园,正值花样年华,青春萌动,情感洋溢。他们很少考虑婚姻以及家庭琐事,对承担实际生活困难的能力、责任等条件则重视不足,而且他们容易受文艺作品中理想爱情的影响,去勾画自己的理想伴侣,强调对方的理想、志趣、品质、性格等精神层面和气质、容貌等外在条件。因此,大学生谈恋爱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5)感情发展高速化

由于一些大学生由于以前未曾品尝过爱情的滋味,不知爱情是何物,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之心,因此一开始就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一进入恋爱状态,爱情就像撞击心岸的海涛,一浪高过一浪,从初识、初恋到热恋,时间很短。另外,他们还表现出情感表达热烈、不易克制冲动等特点。一些大学生为了恋爱而恋爱,只追求恋爱过程,不注重恋爱结果,缺乏长远打算。“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由此,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通常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