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4.5.3 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1)对自负心理的认识

轻狂、轻视和看不起周围的人。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有明显的嫉妒心、固执己见。主要表现为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忽视他人存在,干什么事都是从自己出发,拿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过分强调自我感受。自负心理对一个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使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自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错误的自我认知

如果说自卑者将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那么自负者就将自己的优点尽量夸大。自负者通常没有全面认识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乏自知之明。

(2)强烈的自尊心理

自负者一般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进一步受损;另一种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心理补偿。

2)对自负心理的调适

(1)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调适自负心理,既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优势,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不足,这些缺点和不足给自己的发展将会带来哪些阻力。另外,也要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总有不全面的地方,从别人的批评中,可以认识到更多不足,以便改进。与此同时,加强自我批评、勤于自我反思,也是调整自负心理必不可少的一环。

(2)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自负者大多有强烈的自尊心,但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应该尊重他人。同时,自负者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在自负者的词典里“我以为”“我认为”这类词汇是比较多的。因此,自负者在交往活动中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