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4.4.1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平等交往

平等主要是指交往双方的态度和地位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他很快便会碰壁从而导致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自认高人一等,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坚持平等交往的原则,就要正确评估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妄自菲薄,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不能以世俗的势利眼光“看人下菜”。

2)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绿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他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尊重别人,不损害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人际关系容易紧张和冲突。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搞恶作剧,不乱开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交往双方才能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点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也不背后诽谤,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

4)互助互利

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的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的原则,就是要破除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情感。

5)讲究信用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地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糊弄”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信口开河让人空欢喜。

6)宽容大度

人际交往中误解和矛盾往往会产生。大学生的个性多样化,感觉“过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大可不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宽容是有涵养“肚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