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6.1.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都与人的主观需要相联系,两者既有区别,又存在紧密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例如,婴儿出生后饥渴或身体不舒服时就会哭、吃完奶会笑的情绪表现,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会产生对父母、对祖国爱的情感,并形成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其多与求知、交往、艺术审美、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易变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例如,孩子的过错可能引起母亲的愤怒,这种情绪具有情境性,但每一位母亲都不会因为孩子的一次过错就使孩子失去母爱。母爱是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如深厚的爱、殷切的期望等。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制约。例如,当人们做一件工作的时候,总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他们会因工作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因此,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