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条件优越学生的特点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学生家长,曾找到孩子的班主任诉苦道:“孩子从小条件就好,他需要什么就有什么,生活上我们请了保姆照顾他,学习上我们也尽力帮助他,为他请家教,辅导学习,但是孩子就是不听话,成天跑电子游戏厅,学习成绩上不去,稍有不如意就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真不知如何办才好。”这位家长的忧虑正是大多数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子女的共同特点。而今,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难题逐渐显现出来,从以上个案并结合班级的学生实际分析,笔者总结出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在物质上花钱“大方”,超前消费
这部分学生日常手中的现金较多,尤其是一些工作较忙、应酬较多的家长,他们往往用给予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和孩子感情交流、教育方面的不足。这就使得这些学生在花钱上大手大脚,有的甚至超前消费。他们在穿着打扮上追求名牌、时髦,在聚会、活动上经常请客吃饭,有的甚至染上吸烟、酗酒乃至吸毒等恶习,有的在课余时间流连于电子游戏厅或网吧,有的年龄很小就与异性有不良交往,甚至误入歧途,多数学生有名牌手机,每月话费消费就多达几百元。
2.在精神上自信、自傲与自卑交织
由于家庭经济富裕,物质生活优越,这些学生一般都比较自信,物质愿望大多能实现、物质需求总能得到满足,他们觉得自己家庭状况比同学好,在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同时由于家境较好,这类学生大多自以为了不起,往往对他人轻视和傲慢,甚至常常在同学中炫富。
但另一方面这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好,内心又很自卑。因而自卑与自信、自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矛盾心理。
3.在性格上任性、自私与骄横共存
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更是唯恐不能满足,对孩子百般依从,结果使这类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在性格上常常表现为唯我独尊、任性、固执,在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霸道、独断,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这种表现尤为突出。
这部分学生有娇气、骄横的心理特征,究其原因多是家庭的娇生惯养。由于物质条件太好,家长生怕孩子受苦、受累、受气,对学生的不正当行为与过分要求不断忍让、满足、没有底线和原则,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学校往往表现出脆弱、骄横、畏难而退、半途而废、怕苦怕累、不懂得艰苦朴素。
4.在人际交往上能力较强,社会知识丰富,但交往准则有一定偏差
这部分学生有条件捕捉收集广泛的信息,经常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如旅游、聚餐、休闲游乐等,使他们有较多机会了解社会、广泛接触不同层次人群、了解社会知识,因而他们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丰富的社会知识。但是这部分学生往往又不喜与人深交,人际交往准则容易出现攀比、重物质轻情感的偏差。他们喜欢以花钱大方博得同伴的好感和崇拜,因此,个别学生周围往往有几个“铁哥儿们”似的朋友,容易形成“非正式学生群体”。
5.在独立性上表现为依赖性强、懒惰、自理能力差、缺乏进取精神
这部分学生,受家庭过度呵护和关爱,事事由人包办,有的家庭子女生活长期由保姆照料,使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生活,久而久之,学生往往生活上不能自理自立,思想上不愿意下苦功、去努力,因此,这部分学生中容易出现缺乏人生追求,懒于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情况,并且学习上成绩不理想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