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越多、越新,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养分”才越多,质量才越高。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育是艺术,教育是理想,教育更是我们毕生的职业追求!我们要有“教育学生三年,影响学生三十年乃至一生”的职业信念!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要有这样的认识:
年轻是资本,年轻是财富,年轻令人羡慕。一定要趁着青春大好,抓住机遇,战胜困难,迎接希望;一定要站好讲台,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汇报课、优质课、研究课等,向好课学习,从优秀课堂中汲取养分再回到优秀课堂,打磨自己的好课。踏踏实实、善始善终,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虽然教育的大环境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教师的经济地位也在逐步提高,但我们仍需理性地看待目前教师经济待遇依旧不高、生活环境也有待改善的问题,尤其需要大家克服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的问题。而今的青年教师大多都是“80后”“90后”,都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什么是苦也许从没有感受过,幸福的一代,我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关键要学会适应,适应生活、适应角色,要对教育的未来和教育的前景充满信心。
为人师表,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教师。德,是衡量教师的永恒圭臬。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生命与人的工作,唯有以德育德、立德树人,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师者方不辜负时代使命、职业担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在不同阶段其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德先行,成为一个善于发现、挖掘、培养天才的人,而不要成为一个扼杀天才的凶手。
因此,大家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等等;惩罚学生要适当,不要简单粗暴,更不能侮辱人格。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一定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要知道“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阳光”。
老师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激起学生的自尊心;只有相信学生,才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宽容学生,做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宽容学生需要与学生心理相容,而心理相容则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相容、情感相容、个性相容、角色相容。宽容往往比处罚更有教育力量,我们要学会宽容学生的无知、幼稚、过错、失败等,给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成长、静待花开。
教师的服装仪表要符合教师身份。女教师服饰、化装一定要得体、有度,追求自然美为好,不要化浓妆、着异装。教师要用自身的知识和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光有知识影响不了学生,应将知识与人格力量融为一体,方能感染学生。人格和情感是最灿烂的阳光——教育须是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
希望所有从教者都能在讲台上、在人生的舞台上挥斥方遒、递薪传火,不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