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德育教育不可避免的需要,它决定了德育教育发展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和方向,也决定了德育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从而建立了基本的任务。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任务,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一)立德树人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新时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育教育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接受, 引导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德育教育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立德树人深化了对德育教育的目的认识,突出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与原则,还需要学生在将其内化于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外化于行。
(二)立德树人进一步明确了德育教育的任务
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改造德育教育对象的主观世界,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正确认知自身、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立德树人把立德与树人结合起来,不仅突出培养思想教育对象的品德,也突出了对教育对象培养的重要意义,要求把立德树人做到实处、把德育教育做到实处,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德育教育的任务:第一,德育教育要旨在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二,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德育教育要注意整体共性与层次个性。
(三)立德树人进一步明确了德育教育的对象
德育教育是“人”的工作。“人”是德育教育的对象,包括思想领域的“人”和现实世界的“人”。思想领域中的“人”具有方向性。现实世界中的“人”具有根本性、辩证性,两种人在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都是统一的。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是不可或缺的。以往我们主要把德育教育的对象确定为思想境界的“人”,期望把德育教育对象培养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而轻视甚至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人”是立德树人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地。立德树人统一了思想领域中的“人”和现实世界中的“人”,进一步阐明了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人”和根本。目的是“人”,基本任务是“人”,这减少或避免了德育教育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