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机制

二、教育机制

一是看警示片。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观看《未成年人保护法》《流泪的花季》《戒除网瘾》《少年犯忏悔录》《开学第一课》等安全教育警示片,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聘辅导员。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进课堂”,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聘请政治课教师为校内法制辅导员,聘请古南派出所副所长刘阳同志为法制副校长,做到教材、计划、课时、师资四落实。

三是举办讲座。学校经常邀请市、区专家给全体学生做“法律知识”“消防知识” “预防校园暴力伤害” “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预防邪教”等专题讲座。每次讲座之后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认识自我。

四是构建网络。学校构建了从班级治保委员、信息员到学生会安保部到安保处为主线的防控网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及时发现、制止并上报学生中的异常举止。安保处及时纠偏堵漏,引导与教育,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两年多来,学校调解、制止学生纠纷20余起,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是减压释压。学校2006年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每年都会邀请专家到校为师生做心理讲座。目前,学校多名老师持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为全体师生减压释压。

六是专题教育。1月份定为“诚信应考教育月”。3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月”。5月份定为“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月”。9月份定为“遵规守纪教育月”。11月定为“文明上网,远离色情与暴力”为主题的“网络安全教育月”,保证每月有安全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增知、长智。12月份定为“遵纪守法当文明公民”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月”,该月播放教育碟片,组织学生签名活动,目前,学校一共收到学生自发编写的“文明上网警示语”600余条。

七是逃生演练。坚持每年邀请区消防支队领导到校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并进行灭火演习和火场逃生演练。目前,全校3800余名学生可在6分钟之内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校内板报、橱窗,横幅、条幅,专栏等立体式全方位宣传防交通、防中毒、防触电、防溺水、防盗等基本日常知识。同时,各班也充分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寝室的宣传栏展示生活小常识、小技巧,防患于未然。此外,致家长一封信也是学校常用的重要宣传渠道。其次,为不断提高学生防险、处险能力,学校教师自编的《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学生安全知识手册》,从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游泳安全、网络安全、与人交往安全等方面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教会学生防险、处险,把此手册作为新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