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心理品质,首先是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言教、身教、境教中对学生进行认知培养和行为训练、矫正及巩固,促使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身上完成外摄—内化—外化的过程。

通过教学把学生看成是具体的当事人,把教师看作是帮助者,强调给予学生更多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充当学生的建议者和参谋者。提倡教育的平等和民主,消除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帮助学困生、贫困生、思困生(暂时困难生)或行为规范欠佳的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师生沟通、理解、信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讲座以及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班”“班主任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和“优质主题班会竞赛”等活动;遵循心理教育的原则及学生观,从而提高教师重视心理教育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关爱自己、关心他人,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