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步骤及要求

三、活动步骤及要求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建立“三心”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召开全校师生大会,部署学校“三心”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各班分别制订“三心”教育活动计划。

3.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多种阵地宣传开展“三心”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要求,营造良好氛围。

(二)教育活动阶段

1.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以学生自己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为题材,各年级组组织初赛,每个年级组推荐2名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

2.各年级组组织一次征文比赛。征文形式不限,但内容必须以三心教育为主题,材料必须是真实发生在自己或者身边的事迹。然后将优秀文章交由学生处统一印制成册。

3.组织一次摄影作品展。学生根据三心教育的主题自行选题,年级组统一收交至学生处进行评比,然后展出。

4.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各年级组、各班根据年级和班级特点自行选择主题,组织一次三心教育主题班会,要求形式多样,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5.组织一次手抄报比赛。由年级组自行确定主题进行初选,然后将优秀作品交由团委评比。

6.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组、各班自行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每人撰写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报告或总结。

(三)总结表彰阶段

1.组织召开“三心”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三心”教育活动成果展评。

2.组织开展“三心”表现优秀学生评选表彰活动,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3.对活动的一系列资料进行整理汇总。

三心生成团队合力,和谐描绘杏坛华彩——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三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彭善毅

自我校转办高中以来,学校秉承“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当有教养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立校以人为本、发展以质为本、工作以校为本”的办学思想,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为促进学校长足发展,提升学校德育形象,我校深入剖析传统德育模式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在和谐德育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探索出学校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工作入口——以“拥有三心,拥有幸福”为主题的感恩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的“三心”教育。

一、“三心”教育的背景

放假了,一位“90后”男生甩着空手在前面走着,嘴里还不停地唠叨埋怨,后面是一位年近70岁老人背着重重包袱,步履蹒跚气喘吁吁地跟着;去年10月,两位同学因为借1元钱发生矛盾而邀约社会人员大打出手,以致有一位学生的手差点残废……这些事件不禁让我们深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学校教育怎么了?

1.人才观、价值观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后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谈理想少了,讲实惠多了,急功近利,德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突出了知识的单纯传递,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

家庭和社会关注学校主要是关注学生考试的分数成绩,而很少过问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很多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心理,价值观念错位,言行举止失范,抽烟、酗酒、沉迷网吧、早恋、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和现象逐渐增多。要使我们的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学校德育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

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微式忽略。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来文化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致使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逐渐下降,将自己国家的博大精深文化抛之脑后。

同时由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现代传播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舆论导向作用不明显,导致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因而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弘扬。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缺乏自立能力、缺乏劳动的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体验不到父母长年外出打工的辛酸和劳苦,只知道向父母索取,成绩大幅度下滑而无愧色:“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不懂得感恩、宽容和欣赏;集体观念、是非观念淡薄。

3.新课程对德育对象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特别强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交流,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因此,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工作, 就要改变说教、灌输的方式, 要把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 倡导德育内容回归社会,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熏陶。

二、“三心”教育的主要做法

“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强调礼的作用贵在使事物和谐。学校借助各种活动平台,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通过民主对话、平等交流、情感沟通等方式,形成尊师爱生、礼让宽容、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孕育团结友爱、懂得感恩、求真尚美的和谐人文氛围。

学生的感恩之心、宽容之心和欣赏之心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的培养点拨。面对众多学生情感的淡漠,甚至缺乏“本能”,学校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法,开展“三心”教育,弘扬“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传统文化。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三心”认识

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从而为“三心”教育奠定基础。

(1)从校园和教室布置着手,紧紧围绕“三心”这个主题精心设置。致远楼门厅悬挂巨幅标语“拥有三心,拥有幸福”,让师生一进校门感受“三心”教育的校园文化。班级教室的布置紧扣“三心”教育,提炼班级文化,上墙的学生名言要求围绕“三心”教育进行设计。

(2)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和舆论阵地(主题班会、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班报等)进行广泛发动,为“三心”教育的切实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对三心教育的认识。对学生而言,“三心”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观念、一股团队精神、一颗爱人之心、一份对他人的尊重。心存“三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激发广大学生潜在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懂得“三心”是幸福的源泉,是健康心理的基石,是人品高尚的表现,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指导并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认真开展“三个一”专题活动,提高教育效果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得到体验,受到启迪,从而为校园文化的形成铺设道路。我校要求各年级组、各班要认真组织“三心”教育的“三个一”活动,即每个学月按照感恩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的顺序学校组织一期三心讲坛,班级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学生每学期撰写一篇三心感悟文章。各年级对参加学校“三心”讲坛的学生,要认真筛选,精心指导,以求实效。同时要求班主任认真开展“三心”教育主题班会,精心设计,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到目前为止,学校组织了6期三心讲坛,班级开展了8次主题班会,每位学生撰写了两篇感悟文章,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动,他们在自己的感悟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知道,虽然我只是一滴水,但当爱的阳光照射我时,我将毫不犹豫地反射给别人。(高2011级13班,蔡长兴)今天开始,我种下感恩的种子,再期待花开的样子,直到梦想变为现实那天为止!(2010级8班,胡静)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三心教育”已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种子,长出了新芽,开了花,结了果。

3.开展“三心”教育主题活动,渗透“三心”思想

(1)结合节日渗透“三心”意识。例如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感恩节等,教育学生感恩父母;结合清明节教育学生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结合教师节,教育学生感恩老师的培育之恩,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结合国庆节,教育学生感恩祖国之恩,懂得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和发展成就等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分享体验和收获。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事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关怀、学会宽容、学会欣赏,让“三心”的旋律在学生心中唱响。活动内容包括班报比赛,主题班会,感恩教育报告会,“常怀三心,争做文明人”大型签名暨宣誓活动;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关爱老人,亲手为老人们做小礼物,与老人们聊天,为他们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到社区打扫卫生,清除牛皮癣。让学生接触社会,关爱社会,回报社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提高 “三心”教育的效果。

4.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三心”意识,丰富“三心”内涵

在各个学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三心”教育内容,因此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中可融入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进行提示和讲解,从而达到在学科教育中有机地、不露痕迹地渗透“三心”教育思想,播撒“三心”种子,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高2011级12班的成永同学,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又患有智障,全靠外公外婆抚养。前不久,在他外婆生病住院期间,他,一位文弱的孩子,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到医院为外婆端药送水,洗脸喂饭,直到外婆病情好转出院。他在感悟中说:在学校读书时,我常想着老外公、老外婆步履蹒跚地走向农田,费力地使用着农具,一想到这些,我心里犹如刀割。我发誓一定要让我外公外婆以后的生活过得更好!

总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三心”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我校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大胆推进“三心”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培养有感恩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的健全人才而不懈努力!

拥有三心,幸福之花常开—— “三心讲坛”开幕致辞

彭善毅

尊敬的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师生共聚一堂,隆重举行“三心讲坛”的开坛典礼以及“三心讲坛”第一期演讲比赛和讲座,首先应该感谢为此积极准备的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其次感谢全校师生在这乍暖还寒之时来积极参与“三心讲坛”。

生命的道路要靠灯塔的指引,幸福的人生要靠理想来铸就。这座灯塔就是我们的“三心”。我们幸福的人生就是从理解“三心”开始。师生员工们,我们提出“三心”教育的思想已经近一年时间。随着大家对“三心” 的体会不断深入,实践“三心”的力度不断加大,时至今日,我们才打造出“三心讲坛”。

这个讲坛开设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演讲才能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它来让“三心”指引我们的人生,撒播幸福的种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懂得知恩图报的至善之人,宽容待人的至仁之人,欣赏高雅的至美之人,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一个个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儒生或是淑女。所以,我们的“三心讲坛”要月月开、年年开,开得隆重,开得大方,开得气派,要能展示出我们这所气象万千的新兴的重点中学的气质和底蕴。

这个活动通过三至五年的开展,将打造出实验中学校值得骄傲的德育品牌,它的听众将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师生,更多的是全市乃至全国的老师和学生。

我们现在是走出去交学费跟别人学习,到了三五年后,就是别人来送学费参观、考察。那时候,我们就成为了重点中学中的名牌学校。展望蔚蓝的天空,我们的事业将更广阔:俯瞰寥廓的大地,我们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我们通过四年的努力,升为了重点中学,我们更坚信,几年之后,我们也能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三心讲坛”。我们有这个理想的驱动,有这个信念的支持,我们的“三心讲坛”一定会成功,我们实验中学校的明天将更加辉煌。同学们,你们有这个信心没有?

谢谢大家!

从一言一行开始,修一颗宽容之心

刘盈盈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

宽容,当然需要有够大的心胸。我想世间最大的还是弥勒佛的肚子,在南京多宝寺内的弥勒佛是这样的:“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这是何等的心胸啊!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宽容和笑、愉快在弥勒佛的境界里是连在一起的。有了宽容的胸怀,才有容天容地、容江海的崇高和博大,才有来自心底的真挚笑容。大千世界,日月轮回,时事境迁,人心思变,所以,于己要多责,责自己无知无识;对他人,要多欣赏,赏他人有高有低。人生有了这种宽容的气度,才能安然走过四季,才能闲庭信步笑看花落花开。

宽容是一种心境,是一个随和的人的快乐之所在。世间并无绝对的好与坏,世间也并非所有的错误都是存心所为。一个人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别人、原谅别人,才可能不为身外之物所累,心态才会长久的恬静愉悦。

宽容是一种博大,博大的心不会患得患失,博大的心可以包容人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博大的心能容下多少误解,便会赢得多少朋友。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在几十亿人中,我们能走到一起,能够成为亲人,能够成为朋友,能够成为同事,能够相识都是很难得的缘分,请珍惜这个难得的缘分,宽容以对,我们才会拥有身边的一切。

宽容是成熟的标志,是气度的体现,学会宽容,你的心会大很多,你的世界也会开阔许多。 那么,容人究竟容什么?

容人之长: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事业才能发展,我们要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发光点,客观的判断人、评价人,用他人的优点武装自己,这才是最会学习的聪明人。

容人之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势必难以共事。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要知道自己也有缺点,只有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

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过错,鼓励往往比责罚更有效,一次过错不仅可以帮助过错者成长,也会让我们更加成熟。

容人之功:为别人的成功鼓掌,为别人的进步感到高兴,不要嫉妒,其实有些竞争并不是你与他人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你自己和自己的对抗,最终的胜利是达到我们的共赢。

所以,宽容是人之博大、人之崇高、人之快慰的优良品德。“天称其为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为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在这世界构建新的文明中,愿更多的朋友,能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厚待人,宽厚至语,宽厚做事。宽容于己不会失去什么,反而可以收获快乐,收获成功,会给人间增添多一些的欢乐和温情。

一个人有了宽大的胸怀,有了可以容纳万物的心,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够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和工作。 朋友,从你的一言一行开始,修一颗宽容之心吧。愿你拥有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拥有比日月更长久的幸福。

感恩父母

高2011级(1)班 陈忠静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而我们学生怎样呢?对于父母,我们熟视无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者有之……唯独知恩图报者鲜有之。

电视上曾播出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甘肃一个极度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人和牲畜的用水都严格限定为三斤,由驻军从远处运来。一天,一头憨厚、忠实的老牛突然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拦住了运水的军车,任凭人们呵斥驱赶,老牛就是不走。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主人拿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就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运水的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从车上倒出半盆水放在牛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这对母子眼中噙着泪水慢慢远去……

牛爱自己的孩子尚能如此,我们人类父母对儿女的呵护、关爱、牺牲,就更不用说了。父母为我们牺牲了一切,那我们呢,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或是否察觉到那偻偻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我记得央视曾播过一篇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生,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天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则广告不知道感染了多少天下的有情人,其动人原因,不是演员当红,而是它的感情动人肺腑。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感恩。感恩父母,哪怕只要回馈一个乖巧的模样,就足以让他们在无尽的付出之后,倍感欣慰;感恩父母,子女若能在一天即将结束之时,给母亲深深一吻,再轻轻地道声晚安,那将是对母亲最真诚的报答!像洗脚这样的事,每个人都能做到,却又不愿意去做,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试问:“你们的感恩在哪里?”

朋友,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的教育

感恩,让生活充满了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感恩吧,朋友,感谢父母给了你这般无私的爱。从你哇哇出生开始,你就要庆幸父母给了你一个健全的身体,让你能完完全全地享受这个世界,而不是带着缺憾在世界中渴求完整;在你成长时,感谢父母让你能在他们的呵护下丰衣足食的生存,而不是无人理睬挨饿受冻的挣扎;感谢父母让你接受了教育,成就了聪明自信的你;在父母好奇地看着你,新奇的问询不断时,请你不要以不耐烦的口吻打断他们的询问,让他们讪讪地走开;在父母身体生病时,请不要只是在形式上说几句无关疼痒的话,然后借口很忙,借故离开。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吧!一生一世牢记父母的恩情!我爱我的父母,愿普天下的孩子都能爱自己的父母!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父母说:“爸,妈,我爱你们!”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爸、妈”

学会宽容

2011级4班 翁美珍

有人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

我在初一时,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友,一次,她悄悄地拿了我几元钱,我知道后很伤心,想了很多,不知道自己该抱什么态度去面对她。于是,借写周记,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如果为这件事,就失去一个朋友,值吗?你应该把它忘掉。”我觉得老师说得对,为了一点儿小事情失去一个朋友不值,过后我就再也没有提过这事,反而对她越来越好,可能是因为她的内心愧疚吧!她向我说了实情,从此,我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一直到现在。

为此,我感到很庆幸,因为老师的那句话,不仅让我得到了一个知心朋友,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宽容。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点对别人的宽容,就多给自己一次宽容自己的机会。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宽容。有的人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不能容人容事。西方近代学文学之父弟谷就曾是一个小度量的人,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一个数学问题与一位同学发生争执,竟决定与人决斗,结果在决斗中,弟谷的鼻子被对方削掉,他只好戴一个假鼻子度过下半辈子。

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宽容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事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事原则。虽然要想做到宽容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那样你离宽容就越来越近,最后你将做到——宽容!

那一道欣赏的目光

高10级14班 杨秀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代代人都以自己不同的语言诉说着一个相同的话题:伟大的人民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先生对教师的形象概括。千百年前就有人歌送教师,千百年后还是会有人歌颂教师。

教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是一个不变的故事。我要赞美老师,让我的赞美见于人世。

老师,您是春天的雨露,夏天的凉风,秋天的甘露,冬天的阳光。雨露拂醒我们年轻的心灵。

您还记得吗?当我们刚进校的时候,班上同学的成绩都不是很好,但您总能从我们平时的点滴中观察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在开学第一次大扫除时,看着同学们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你的眼里充满了感动与欣赏,在那一道欣赏的目光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作友爱,什么是集体的力量。

作为老师,你们总是怀着一颗平和之心、欣赏之心去观察学生。记得这学期刚开始时,我们语文课本上有一口语交际训练——竞选纪律委员,结合这一学期的开始,老师就打算利用班会时间隆重地举行竞选纪律委员的主题班会。老师是提前一周布置下来的,我们有一周的时间准备演讲稿。这次演讲大家都表现得特别踊跃,纷纷参加竞选,连平时胆小的我也参加了这次演讲。

我是一个很害羞的女孩,平时回答问题也不太积极,是一个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学生,我至今还记得当我走上讲台,老师眼里的惊讶和期待。我的演讲很短,我也很紧张,脸憋得红红的,但这次我鼓足了全部的勇气,抱着莫大的希望。虽然我是那么平凡,但我渴望被老师认可,被同学欣赏。

我的演讲刚完,老师就带头给我鼓了掌,瞬间,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看到老师眼中的鼓励和赞许,我知道我成功了,我已成功挑战了自己。最终,我成功精选了纪律委员。这次的经历让我永生铭刻于心,它不仅让我 走出了胆小、羞怯的阴影,更让我在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认可终找到了一个自信的我。

老师啊!您是湖面带头的白天鹅,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美丽的人生;风雨来时,您宽大的臂膀是我们温暖的港湾,让我们躲过一次次的灾难;机会来时,您美丽的声音是我们前进的号角,让我们抓住一个个机遇;远行的时候,您谆谆的教导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让我们在人生的海洋中尽情地畅游。老师啊,您就是我们永远的航向,您的学生将在您的欣赏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