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堵”与“导”之间抓学校德育教育
2025年11月22日
在“堵”与“导”之间抓学校德育教育
◇王孝强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随之而来的一些不良思想,也使部分青少年受到影响,思想发生扭曲。于是,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被提上了历史新高度,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甚至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诚然,德育教育在各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校园内随处可见德育教育的标语、内容,高考还专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防止学生作弊。老师天天讲,学校处处抓,但收效依旧甚微。在各校园,说脏话者有之,乱丢垃圾者有之;打架斗殴层出不穷,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学校有规章、有制度、有奖励、有惩处,可为什么收效甚微?我想,这和我们平常的教育手段单调、监督惩处力度不够有关。学生犯错误了,先教训,然后处罚,这无可非议,但往往达不到以一儆百的效果,原因在于惩处力度不够,无法起到警戒的作用,有“犯错轻究,惩错不严”之嫌。另外,学校也提倡学生应该讲诚信,讲卫生,要节约,待人宽容、真诚,相互尊重,但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讲”,多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没有落到实处,因而很难唤起学生潜在的良好品德或者培养出学生的优良品德。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更应当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源的产生。从实际出发,从日常行为出发,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要想“堵”住污染源,“导”出好品德,严禁一切不适合的视、听、唱,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社会和家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