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主题活动为载体,寓德育教育于学生活动之中
(一)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
1.德育内容的安排注重整体性、主体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1)整体性:在德育的任务和内容方面,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发展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主体性: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校应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发展打好基础。
(3)科学性: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安排不同年级分层次实施德育工作的内容。
(4)针对性:安排德育内容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教育内容、形式和学生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特点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生活,从解决学生每天遇到的热点问题入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及内容安排
1.初一年级:“五爱”教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
2.高一年级:成才奠基——行为习惯教育
3.高二年级:成才发展——健全人格教育
4.高三年级:成才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前途理想教育
在实施德育目标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让学生明白作为生命体的主人,对自我发展应该有一个主体意识,应该认真考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还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善待同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懂得爱护集体,能融入这大家庭之中,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三)根据学生教育主题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体验,从而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如举办“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尊重教育”主题活动、“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一年一度的体艺节、五月歌咏比赛、学生课本剧表演、英语节、暑假夏令营活动、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安全宣传活动、科教活动、五四活动等。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处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秀艺协会”“学生体艺协会”“学生玉溪文学社”“学生青年志愿服务者”等社团活动蓬勃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四)强化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校的教学实践证明,自我教育与他者教育相结合,是学校管理的最佳形式之一。一方面,学校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年级、班级通过设立“文明监督岗”“学生三自工程”等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督促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发展。
(五)抓舆论引导,加强德育的正面教育
利用图片、黑板报、广播、教育影片、电视等,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课间操,及时查找、指出、总结存在的问题;利用班、团(队)会,突出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三观”教育。
(六)树立典型,发挥优秀学生和先进班集体的榜样示范作用
每学年评选“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青少年”“文明学生”“各类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优秀团干”“文明礼仪示范班”等,坚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