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管理及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学生德育管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办学理念当中体现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指导

办学理念,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纲领。办学理念是一种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教育思想追求的高度概括,在教学实践当中有时候会显得较为抽象,但是其依然从宏观的层面上,为教育教学提供着指导和约束,决定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甚至影响着教育教学的细节和措施。

我校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研究、讨论,基于当前的学生主体发展需求,将“习德启智 天天向上”定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纲领,“德”在“智”之前,体现出了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德育素质发展的高度重视,认为相比于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智力发展而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发展更为重要。这就对我校的德育管理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和指导,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都会围绕德育管理开展,以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培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行为。

(二)构建丰富的德育课程体系

和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不同,德育管理、德育教育的实施,依靠课堂教学难以起到理想的成效。

因为德育管理是一种对学生思想、精神和意识的引导,普通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本不能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影响,一味地说教甚至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这反而不利于德育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为此,我校以活动课程的形式,构建了丰富的二三四五德育课程体系。其具体包括两节:体艺节、文化节;三会:百日誓师大会、年级运动会、篮球运动会;四典礼:开学典礼、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十佳表彰典礼;五活动:军训活动、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心理健康周、节日庆典活动。这些丰富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德育素质发展,都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引导作用。

例如:“两节”可以开拓学生的思想文化视野,让学生形成更好的文化价值观念;“三会”可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形成拼搏精神;“四典礼”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仪式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仪式观念;“五活动”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样的、趣味的校园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规则意识、团体意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等。通过这些活动课程的开展,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得更高,同时德育管理和教育、引导的作用变得更加有效。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引导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社会思想、环境的开放,以及各种信息的增多,很多学生都受到了一些不良影响,在思想、行为以及道德和价值观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良发展倾向,这不仅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秩序管理带来了阻碍,同时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为在现代社会下,人们对人才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是否具备良好的德育素质,关系着人的长远人生发展,一个人的德育素质水平越高,就越是能够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和尊重,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就能对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德育素质低下的话,在社会中就必然会处处受阻,甚至可能自己断送自己的前途。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生德育管理,予以学生全方位的德育引导,我校针对学生成长容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特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渗透了对学生的德育引导,积极推进“健康、阳光、快乐”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明氛围,配合办学理念的设置、德育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德育成长环境,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