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的含义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从有国家开始就有统计实践活动。最初,统计只是一种计数活动,为满足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通过统计计数以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在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为满足管理或研究需要而进行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的一系列活动,也称统计实践活动。

2.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状的数据、文字、图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总称,也称统计数据、统计信息,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资料包括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有统计表、统计图、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统计报告和其他有关统计信息的载体。

3.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科学,即统计理论。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方法论科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系统化的统计知识体系。

以上三个方面的含义之间的关系如下:

首先,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一方面,统计资料的需求支配着统计工作的局面;另一方面,统计工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统计资料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一方面,统计理论来源于统计实践,只有当统计工作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形成独立的统计学;另一方面,统计实践又需要统计理论的指导,统计科学研究大大促进了统计实践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和统计科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总之,三者中最基本的是统计工作,没有统计工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就不会产生统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