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编制
首先,编制对象指数。平均指标是简单现象,直接用报告期平均数比基期平均数。对象指数用表示。
设为报告期平均指标
为基期平均指标。公式表示为:
反映总体某一数量标志数值平均水平变动程度。平均指标指数既反映总体各单位或各组水平(变量)的变动,也反映其对总体结构变动的影响,因此,平均指标指数也称为可变构成指数。
变动的绝对额:
可变构成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表示总体报告期的平均数比基期的平均数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
其次,进行因素分析。
(1)变量因素指数。变量因素指数是综合指数,需要引入同度量因素,在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变量x 为质量指标,结构相对数作为数量指标。根据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原则,以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且将其固定在报告期,变量x 的指数用Kx 表示,则
变量因素指数反映变量值或各组水平变动的程度,表明在没有结构变动影响的条件下,总体内各标志值或组水平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以及对总平均数变动的影响,因此,变量因数指数也称为固定构成指数。
由于变量变动影响的绝对额:
分子与分母的差额说明变量值或各组水平的变动对总平均数变动的实际影响。
(2)结构因素指数。结构指数也是综合指数,需要引入同度量因素。在平均指标指数体系中,结构相对数为数量指标,根据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原则,以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且将其固定在基期,结构因素指数用Kf 表示,则
结构因素指数表明在变量值或各组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总体结构的变动,对总平均数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因此也称为结构影响指数。
由于结构变动影响的绝对额:
分子与分母的差额说明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数变动的实际影响。
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及结构影响指数之间的关系为:
即
绝对值之间的关系为:
【例10-11】 某企业平均工资基本资料如表10-12 所示。分析该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情况,并分析工资水平及工人人数结构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和绝对数额。
表10-12 企业平均工资基本资料
解 平均指标指数计算过程如表10-13 所示。
表10-13 平均指标指数计算过程
其中,工资水平变动的影响为:
工人人数结构变化的影响为:
综合影响验证:
从计算结果来看,企业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96.15%,工资支出增加2500 元,其中,工资水平在报告期增长了50%,致使工资总额增加1700 元;工人人数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技工比例上升,普工比例下降,使得总平均工资水平上升了30.77%,致使工资总额增加8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