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习题与实训

项目习题与实训

任务一 动态趋势因素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是根本的因素,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2.在时间序列加法模型中,各种影响因素之间();要测定某种影响因素的变动只需从原时间序列中()。

A.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除去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

B.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减去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

C.相互独立;除去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

D.相互独立;减去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

3.在时间序列乘法模型中()。

A.假定T、S、C、I 四种变动因素相互独立

B.假定T、S、C、I 四种变动因素相互影响

C.假定T、S、C 三种变动因素相互独立

D.假定T、S、C 三种变动因素相互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1.时间序列分解较常用的模型有()。

A.加法模型

B.乘法模型

C.直线模型

D.指数模型

E.多项式模型

2.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任务二 线性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填空题

1.时间数列中的__大体相等时,可配合直线方程。

2.采用移动平均法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数列所表现的长期趋势__。

3.半数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__。

4.采用偶数项移动平均时必须进行__移动平均。

5.用半数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所给时间数列为奇数项,则可把时间数列的__项舍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法是对原数列进行逐项移动平均得到一个新的时间数列。通过移动平均能够削弱或消除原数列中()。

A.长期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B.短期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C.短期必然性因素的影响

D.长期必然性因素的影响

2.现有五年内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

A.12

B.16

C.17

D.18

3.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移动平均的项数时()。

A.必须使移动平均项数为奇数

B.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

C.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

D.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有无周期性变动

4.半数平均法适用于()。

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

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

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

D.呈三次曲线趋势的现象

5.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如果y=a+bx 中b 为负值,则这条直线()。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趋势不升不降

D.趋势无法确定

三、多项选择题

1.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半数平均法

D.最小平方法

E.趋势剔除法

2.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 中,参数b 表示()。

A.趋势值

B.趋势线的截距

C.趋势线的斜率

D.当t 变动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减的数值

E.当t=0 时,y 的数值

四、综合应用题

某地2001 年至2010 年粮食单产统计资料如表9-4 所示。请据此进行分析,在备选答案中选取正确答案。

表9-4 粮食单产统计资料

(1)根据表9-4 中的数据,可以画出的散点图为()。

(2)根据上述散点图,可以假定趋势线为()。

A.斜率为正的直线

B.斜率为负的直线

C.波浪形曲线

D.不能确定形式的线

(3)假定趋势方程是=a+ bt,式中符号含义正确的是()。

A.是粮食单产的预测值

B.t是年份的时间变量

C.a 是趋势线的起点值

D.b 是趋势线的斜率

(4)最小平方法的准则是()。

A.趋势线穿过的散点最多

B.所有散点与趋势线的距离之和yt - 最小

C.所有散点与趋势线的距离的平方和(yt -2最小

D.大部分散点与趋势线的距离平方和最小

(5)根据已知资料和趋势方程,可以按()的步骤进行预测。

A.先求出a 的数值再计算b 的数值

B.先求出b 的数值再计算a 的数值

C.将a、b 数值代入公式,对该地粮食单产进行预测

D.将a、b 数值代入公式,同时对该地粮食单产及总产量进行预测

五、计算题

某地区2001—2015 年总产值统计资料如表9-5 所示。

表9-5 总产值统计资料 (单位:亿元)

要求:

(1)分别利用三项移动平均法和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

(2)绘制趋势图。

(3)利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7 年该地区总产值。

任务三 曲线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若时间数列的变化有一个明显的拐点,则其趋势线为()。

A.直线

B.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多次曲线

2.若时间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大致相同,那么时间数列所反映的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A.直线型

B.抛物线型

C.指数曲线型

D.多次曲线型

3.用指数方程=abt 来拟合现象的长期趋势时,若b=1.2,表明现象()。

A.每期增长速度为120%

B.每期增长量为1.2 个单位

C.累计增长量为1.2 个单位

D.平均发展速度为120%

二、计算题

1.某地区2008—2016 年某农产品产量统计资料如表9-6 所示。试利用三点法配合趋势方程并预测2017 年产量。

表9-6 某地区某农产品产量统计资料 (单位:万吨)

2.某市2011—2018 年常住人口统计资料如表9-7 所示。

表9-7 2011—2018 年常住人口统计资料 (单位:万人)

要求:

(1)根据资料判断趋势线类型并拟合趋势方程。

(2)预测2019 年常住人口。

任务四 指数平滑预测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指数平滑预测法只宜于对未来()进行预测。

A.短期或一期

B.多期

C.中、长期

D.长、短期

2.在分析长期趋势时,指数平滑预测法对移动平均法做了改进,它对时间序列()。

A.由远及近采取逐步衰减性质的加权处理

B.由近及远采取逐步衰减性质的加权处理

C.用等权的方法进行加权处理

D.用一个大于1 的平滑系数相乘进行处理

3.采用指数平滑预测法时,如果时间数列变化剧烈,应当选择()的平滑系数α。

A.较小

B.较大

C.中间

D.无法确定

4.采用指数平滑预测法进行预测时,数据资料()是成果预测的关键。

A.全面性

B.远期观察资料

C.结构的稳定性

D.特殊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的前提条件是()。

A.预测对象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有系统、准确、大量的资料

C.预测者要熟悉预测对象领域

D.预测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

2.关于平滑系数α,说法准确是()。

A.其取值是预测质量的关键

B.α越接近0,各期数据的作用缓慢减弱

C. -1 <α <1

D.0 ≤α ≤ 1

3.趋势预测分析法包括()。

A.算术平均法

B.加权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回归直线法

E.移动平均法

三、计算题

某种产品销售量数据变化的平滑系数为0.4,2015 年实际销售量为51 万箱,预测销售量为53 万箱。试运用指数平滑预测法预测2016 年的销售量。

任务五 季节变动分析与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季度数据序列,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其长期趋势时,采用()移动平均。

A.6 项

B.2 项

C.4 项

D.12

2.欲测定季节变动,根据时间序列乘法模型的原理,需要从时间序列中()。

A.减去长期趋势和循环变动

B.减去长期趋势、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C.除去长期趋势和循环变动

D.除去长期趋势、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3.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指数C 应()。

A.为0

B.为1

C.大于1

D.小于1

4.元宵的销售一般在元宵节前后达到旺季,这一季度的季节指数将()。

A.大于400%

B.等于100%

C.小于100%

D.大于100%

二、多项选择题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对于包含四个因素(T、S、C、I)的时间数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yt 除以移动平均值T(移动平均的项数与季节周期相等)后所得比率()。

A.消除了长期趋势和不规则变动因素

B.消除了长期趋势和循环变动因素

C.消除了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因素

D.包含了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因素

E.包含了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因素

三、判断题

季节波动仅仅是指现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变动。()

四、计算题

某公司某类商品2011—2015 年各季度的销售额如表9-8 所示。

表9-8 2011—2015 年各季度某类商品的销售额 (单位:万元)

要求:

(1)利用加权平均法预测2016 年全年以及2016 年各季度的销售额。

(2)假如2016 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实际销售额分别是168596 万元、223045 万元,试预测2016 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