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抛物线趋势分析与预测

抛物线又称二次曲线,是指现象随时间的推移不是直线上升或直线下降,而是出现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的趋势,其时间数列的折线图上有明显的拐点,则该时间数列为抛物线型。一般来讲,一个弯为二次曲线,两个拐弯为三次曲线,依次类推。抛物线趋势的数学特征是:时间数列中的二级增长量(即逐期增长量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

二次曲线趋势方程:

抛物线有三个待定参数,分别是a、b 和c,需要建立三个标准方程,联立成方程组。抛物线趋势分析与预测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最小平方法(及简捷法);另一种是三点法。

(一)最小平方法

利用最小平方法对抛物线拟合趋势方程的原理和对直线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抛物线有三个待定参数,要建三个方程,且要求趋势值与实际观察值的离差平方和具有最小值,即

设抛物线趋势方程为=a+bt+ct2,将=a+bt+ct2代入Σ(yt -2,得

此式仍为二次曲线,具有最小值;a,b,c 为待定参数。推导如下。

设Q= Σ(yt-a-bt-ct22,分别对a,b,c求导数。令Q'=(Σ(yt-a-bt-ct22)'=0,求导过程如下:

联立成方程组:

这样,组成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将资料代入,解出a、b 和c,再代入抛物线方程,趋势方程就形成了。

【例9-8】 某产品某年1—9 月销售量统计资料如表9-1 所示。

表9-1 某产品1—9 月销售量统计资料 (单位:万吨)

要求:利用最小平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预测10 月份销售量。

解 从表9-1 中看出,随时间变化,销售量由低到高再到低,有一个明显的拐点,判断为呈抛物线趋势。

设抛物线方程为=a+bt+ct2,则方程组为:

根据方程组要求计算的内容列表,计算过程如图9-21 所示。

图9-21 最小平方法参数计算过程(抛物线趋势)

已知n=9,将图9-21 中的计算结果代入方程组:

解方程得a=4.93,b=16.46,c= -1.35,则抛物线方程为:

检验过程如图9-22所示。通过计算,Σ(yt -)=0,且绘制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图(见图9-23)发现,理论值与实际值变动趋势基本吻合,则方程有效,可以用来预测。

图9-22 检验抛物线方程(最小平方法)

10 月份销售量排在第10 期,t=10,代入方程:

即可预测10 月份销售量为34.10 万吨。

(二)简捷法

解最小平方法中的方程组时,数据比较大,项数比较多,可以进一步进行简化。当数列项数n 为奇数时,令t=…,-3,-2,-1,0,1,2,3,…;当数列项数n 为偶数时,令t=…,-5,-3,-1,1,3,5,…。由此可使Σt=0,Σt3=0,原方程组可简化为:

图9-23 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图

【例9-9】 已知资料如表9-1 所示。要求:采用简捷法建立预测模型并预测10 月份销售量。

解 按简捷法要求排序并计算。

设抛物线方程为=a+bt+ct2,方程组为:

计算过程如图9-24 所示。

图9-24 简捷法参数计算过程

将n=9,Σyt=399,Σt2=60,Σtyt=175,Σt2yt=2243,Σt4=708代入抛物线方程组:

解方程组得a=53.36,b=2.92,c= -1.35,代入=a+bt+ct2

检验过程如图9-25所示。Σ(yt-)=0,且理论值与实际值变动趋势基本吻合,方程有效,可以用来预测。

图9-25 检验抛物线方程(简捷法)

10 月份销售量排在第5 期,t=5,代入方程:

即可预测10 月份销售量为34.10 万吨。

(三)三点法

用三点法来估计抛物线方程预测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在抛物线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点来求预测模型的三个待定参数。

这三点的选择方法是:将时间数列平均分为三部分,分别进行加权,计算平均数,代入抛物线方程=a+bt+ct2,求出a,b,c。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项数。时间数列总项数必须是3 的倍数,如果不是,舍弃最初部分,然后重新排序。

第二步:分组。将原时间数列平均分为相等的三部分,即第一部分为y1,y2,…,yi,第二部分为yi+1,yi+2,…,yk,第三部分为yk+1,yk+2,…,yn

第三步:对每一部分的时序(t)与观察值(yt)分别计算加权平均数,权数z 应由前到后分别取

设A、B、C 分别代表三点,坐标分别为,则计算过程如下。

A 点坐标

B 点坐标

C 点坐标

将A、B、C 三点的坐标值代入抛物线方程=a+bt+ct2,联立方程组:

求出a,b,c;再将a,b,c的值代入=a+bt+ct2,建立趋势方程,利用这个方程就可以进行预测了。

【例9-10】 某食品销售量受季节变动影响较大,1—9 月销售量资料如表9-2 所示。

表9-2 某食品1—9 月销售量资料 (单位:吨)

要求:利用三点法判断趋势并预测10 月份的销售量。

解 绘制销售量变动示意图,如图9-26 所示。

从图9-26 可以看出,销售量从1 月到7 月是下降的,从7 月到9 月是上升的,由降到升有明显的拐点,初步判断为抛物线趋势。

图9-26 销售量变动示意图

设:抛物线方程为=a+bt+ct2

总项数为9,是3 的倍数,将原数列均分为三部分,重新排序,计算过程如图9-27 所示。

图9-27 三点法参数计算过程(3 项)

A、B、C 三点的加权平均数为:

代入抛物线方程=a+bt+ct2,联立方程组:

解方程得a= 131.72,b= -31.88,c= 2.30,代入= a+bt+ct2

检验过程如图9-28 所示。将各期理论值与实际值绘图进行比较,如图9-29 所示,可以看出,两者基本一致(毕竟两者受的影响因素不同,实际观察值除受长期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由此可知,方程有效,可以用来预测。

图9-28 检验抛物线方程(三点法,3 项)

图9-29 实际观察值与理论值比较图

10 月份销售量排在第10 期,则t=10,代入方程:

即可预测第10 期销售量为42.53 吨。

采用三点法,每部分为三项或五项的居多,也最为常用,为了简化方程组求解过程,将每部分取三项或五项数据的作为特例,表达式也有所不同。只要计算出,不用解方程组,直接能够推出a,b,c 的值。推导过程如下。

1.每部分取三项数据时

可变形得

【例9-11】 以图9-27 所示数据为例进行计算。

已知R= 69.83,S= 27,T= 25.5,则

代入=a+bt+ct2

与此前结果一致。

2.每部分取五项数据时

,分别代表首、中、尾三段的加权平均数,n=15,z 为权数(z=1,2,3,4,5,Σz=15),则三点坐标为:

【例9-12】 某地区2001—2015 某农产品销售量统计资料如图9-30 所示。

要求:判断趋势,利用三点法拟合趋势方程并预测2016 年销售量。

解 绘制销售量变动图,如图9-31 所示。

设抛物线方程为:

图9-30 某农产品销售量统计资料(单位:万吨)

图9-31 销售量变动图

参数计算过程如图9-32 所示。

n= 15,三点的加权平均数为:

将以上已知数值代入方程组:

代入=a+bt+ct2

图9-32 三点法参数计算过程(5 项)

检验过程如图9-33 所示。

图9-33 检验趋势方程(三点法,5 项)

从图9-33 中可以看出,偏差极小,趋势方程有效,可以用来预测。

2016 年销售量排在第16 期,即t=16,代入方程计算:

2016 年销售量预测为345.90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