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四、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指研究统计数据的数量状况及内在变化趋势的方法,用于揭示统计规律,主要有以下五种。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时,即在研究社会经济及其发展的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观察,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因为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及其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内的各个单位,由于各自的具体条件不同,它们的数量状况及其变化带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只有在对现象进行质的分析的基础上,观察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才能使偶然性的、随机性的因素相互抵消,现象的特征和规律性才能呈现出来。

此处“大量”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统计学的各种调查方法都属于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统计分组法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将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组的方法。社会经济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差异性及多层次性,需要我们进行分组或分类研究,以期在同质的基础上探求不同组或类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在统计调查阶段可通过统计分组来搜集不同类的资料;在统计整理阶段可以通过统计分组法使各种数据资料得以分门别类地加工处理和储存,为编制分布数列提供基础;在统计分析阶段则可以通过统计分组来划分现象类型、研究总体内在结构、比较不同类或组之间的差异以及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3.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具有综合性的统计指标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一般用于概括地描述总体各单位在数量方面的综合特征和变动趋势。例如,总量指标可以显示出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又如,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法、指数因素分析法、发展趋势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都是运用综合指标来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的。

4.统计推断法

在统计认识活动中,我们所观察的往往只是所研究现象总体中的一部分,是有限的。要达到对总体的认识,就需要根据有关理论,由部分来推断总体,这种由部分来推断总体的方法就叫统计推断法。在实践中统计推断法是一种有效又经济的方法,其应用范围很广泛,发展很快。统计推断法已成为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5.统计模型分析法

统计模型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设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客观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如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趋势分析与统计预测。

上述各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共同组成了统计学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