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关系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其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现象的变化往往依赖于其他现象的变化,又影响到另外一些现象的变化。如果现象之间这种依存关系能通过数量反映出来,则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有些现象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有些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则没有那么严格。据此,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函数关系;另一类是相关关系。
(一)函数关系
函数是指现象间存在的一种严格数量关系,表现为某一变量发生变化,另一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且有确定的值与之相对应,如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如“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格”。
在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中,作为根据的变量叫自变量,发生对应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自变量一般用x 表示,因变量用y 表示。
(二)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依存关系不是固定的。相关关系表现为当某一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变量相应地也会发生变化,但不存在严格的数量关系,而只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即彼此之间存在一种伴随变动。这种关系无法用函数关系式来进行确切的描述。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为相关关系,是一种统计关系。
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等地位的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如人的身高和体重、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的相互关系都是相关关系。
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相关关系如图7-1 所示。从图7-1 中可以看出,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之间有关系,总体来看,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随之也在增加,但在最初阶段,有效灌溉面积增加时,粮食产量是下降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某一确定灌溉面积与相对应的粮食产量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除了灌溉外,还有光照、田间管理、施肥等,其他偶然因素也会造成影响。
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函数关系往往因为有观察或测量误差以及各种因素的干扰等,会通过相关关系表现出来;而在研究相关关系时,相关关系往往要转化为函数关系或借助函数关系来表现。以下主要介绍能用函数关系来描述的具有经济统计意义的相关关系。
图7-1 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相关关系(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