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环替代法

四、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多因素指数分析法的简化形式,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对象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设指数间关系式为y=a×b×c,则连环替代过程为:

如例10-8 中,人工总成本可分解为生产量(a)、工时定额(b)和小时工资(c)三个因素。

基期人工总成本为Σa0b0c0,第一次替代将a0替换为a1,得到Σa1b0c0;第二次在第一次基础上将b0替换为b1,得到Σa1b1c0;第三次在第二次基础上将c0替换为c1,得到报告期总量Σa1 b1c1。将每一次替代后的总量与替代前的总量进行对比,所得指数即为此次被替代因素对人工总成本的影响程度,两个总量的差额也就反映了此次被替代因素对y 的绝对影响量。

第一次替代后与替代前的两个总量对比得,此比率就是生产量(a)因素的综合变动程度及其对人工总成本影响程度的指数;两者差额Σa1b0c0-Σa0b0c0反映了生产量(a)的变动使人工总成本增减的绝对数量。

第二次替代后与替代前的两个总量对比得,此比率就是工时定额(b)因素的综合变动程度及其对人工总成本影响程度的指数;两者差额Σa1b1c0-Σa1b0c0反映了工时定额(b)的变动使人工总成本增减的绝对数量。

第三次替代后与替代前的两个总量对比得,此比率就是小时工资(c)因素的综合变动程度及其对人工总成本影响程度的指数;两者差额Σa1b1c1-Σa1b1c0反映了小时工资(c)的变动使人工总成本增减的绝对数量。

用最后一次替代结果Σa1b1c1 与基期人工总成本Σa0b0c0 进行对比,得Kabc=,此比率就是人工总成本指数;两者差额Σa1b1c1-Σa0b0c0反映了人工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减的绝对数量。

相应的指数体系为:

利用连环替代法,能够测定各个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不仅适用于总量指标,也适用于相对指标。在用连环替代法分析相对指标的变动时,主要测算各因素指标变动的绝对差异。

【例10-9】 某公司财务资料如表10-10 所示。

表10-10 财务资料

已知权益资本报酬率=销售经营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费用比率×财务结构比率×税收效益比率。要求:计算2018年和2017年相比,权益资本报酬率的变化及各因素变动对权益资本报酬率的影响。

解 设权益资本报酬率为y,销售经营利润率为a,资产周转率为b,财务费用比率为c,财务结构比率为d,税收效益比率为e,则y=a bcde。

使用连环替代法计算过程如图10-5 所示。

2018年权益资本报酬率为:y2018=a1b1c1d1e1=7%×5×0.78×1.8×0.75=36.86%。

2017年权益资本报酬率为:y2017=a0b0c0d0e0=6%×4×0.8×2×0.75=28.8%。

增长率为:y2018 -y2017=36.86% -28.8%=8.06%。

其中:

图10-5 连环替代法计算过程

①销售经营利润率的影响为:

②资产周转率的影响为:

③财务费用比率的影响为:

④财务结构比率的影响为:

⑤税收效益比率的影响为:

验证:

该企业2018 年和2017 年相比,权益资本报酬率增长率为8.06%,其中,销售经营利润率增长了4.8% ;资产周转率增长了8.4%;财务费用比率下降了1.05% ;财务结构比率下降了4.10% ;所得税率没有变化,税收效益比率的增长率为零。

连环替代法不仅适用于动态指数,也适用于静态指数,如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只需将报告期换为实际成本,将基期换为标准成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