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整理的内容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统计整理的中心任务就是分组和编制频数分布表,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审核、筛选、排序等。

(一)数据的预处理

1.数据的审核

对数据进行审核,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对于通过直接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主要从完整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去审核。

(1)完整性审核,主要检查调查单位有无遗漏,所有的调查项目或指标是否填写齐全,如有遗漏,应及时补全,即查漏补缺。

(2)准确性审核,如果资料已经齐全,应审查有无差错。准确性审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情况,内容是否符合实际;二是检查数据是否有错误,计算是否正确等。

准确性审查的办法主要有:

①计算检查,即审核资料的统计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要求,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②逻辑性审查,即从理论上或根据常识来判断资料内容是否合情合理,各项目之间是否有矛盾。如人口调查表中登记某人年龄为5 岁,学历为研究生,显然,年龄与学历是相互冲突的。通过审查逻辑性,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对于第二手资料,除审核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外,还应审核数据的适应性和时效性。

2.数据的筛选

数据的筛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或有明显错误的数据予以剔除;二是将符合某种特定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对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予以剔除。

3.数据的排序

排序是按一定顺序将数据进行排列,以便研究者通过浏览数据发现一些明显的特征或趋势。对于定类数据,如果是字母型数据,排序有升序与降序之分,习惯上使用升序;如果是汉字型数据,既可按汉字的首位拼音字母排序,也可按笔画排序。

(二)资料的分组和汇总

根据汇总的组织形式和汇总的具体方法,将经过审核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并计算各组的指标数值和总体的指标数值,这是数据整理的核心问题与中心环节。

汇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

(1)逐级汇总,即按照一定的管理体制,对原始资料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总。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多采用这种汇总形式。

(2)集中汇总,即将全部调查资料集中到组织调查的最高一级机关(如国家统计局或省、地区统计部门)进行汇总。

(三)数据的显示

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为资料的使用和分析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