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习题与实训

项目习题与实训

任务一 认知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是()。

A.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

B.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

C.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

D.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

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进行整理。

A.历史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综合资料

3.统计整理的核心问题是()。

A.审核

B.汇总

C.编码

D.分组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内容一般包括()。

A.资料审核

B.统计分组

C.统计汇总

D.数据分析

E.编制统计表

2.对统计资料进行审核,主要是审核原始资料的()。

A.准确性

B.时效性

C.完整性

D.广泛性

任务二 统计分组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4.简单分组与分组体系的区别在于()。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5.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平行分组

C.交叉分组

D.复杂分组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为()。

A.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划分现象的类型

C.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D.研究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E.以上都对

2.按照分组标志多少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

A.简单分组

B.单项式分组

C.分组体系

D.组距式分组

E.等距式分组

三、判断题

1.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连续型变量只能采用组距式方式。()

2.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之一是应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

3.统计分组时,经常面临的问题是,标志好选择,组限难确定,因此,关键问题是确定组限。()

4.统计分组对总体是“分”,对个体是“合”。()

四、思考题

1.如何理解“平行分组体系”中的“平行”二字?举例具体说明“平行”的真正含义。

2.如何理解复合分组体系定义中的“层叠”二字?举例具体说明“层叠”的真正含义。

任务三 分配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2.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3.某连续型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A.480

B.420

C.450

D.460

4.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的分组标志应当为()。

A.职工月工资总额

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

D.职工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数额

5.当一组数据变动比较均匀时,对其分组宜采用()。

A.极大值分组

B.极小值分组

C.等距分组

D.不等距分组

6.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 以上。习惯上规定()。

A.50 在第一组,70 在第四组

B.60 在第二组,80 在第五组

C.50 在第二组,80 在第四组

D.70 在第四组,80 在第五组

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A.单变量值分组

B.组距分组

C.等距分组

D.连续分组

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 元以下;1000~1500 元;1500~2000元;2000 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 元和2500 元

B.800 元和2250 元

C.800 元和2500 元

D.750 元和2250 元

9.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组距式变量数列中,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大小与()。

A.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B.单位数的多少成反比

C.单位数的多少无关系

D.组数多少成正比

E.组数多少成反比

2.在组距式变量数列中,组中值()。

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

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

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

D.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3.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

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

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

4.下列有关数据分组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A.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数据分组的标志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实现数据分组目的的关键

C.划分组间界限,应既有科学性,又要具备完整性和组间的不相容性

D.组与组之间应具备兼容性

E.组与组之间有互斥性

5.表3-5所示的分布数列的类型为()。

表3-5 某车间按劳动生产率分组的职工人数统计情况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组距式变量数列

D.不等距分组

E.等距式变量数列

三、判断题

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

2.各组频数的计量不能重复,恰好重叠在组的下限上的变量值一般归入本组,即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

任务四 分布数列表示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栏标题

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3.欲比较两个企业员工队伍的学历结构,以下图形表示方式中比较适宜的是()。

A.饼图

B.折线图

C.圆环图

D.散点图

4.U 形分布的特征是()。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统计表

B.统计图

C.统计史

D.统计方法

2.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组成部分有()。

A.总标题

B.表格设计者

C.横行标题

D.指标数值

E.纵栏标题

3.偏态分布中的右偏分布是()造成的。

A.变量数列的数值较均匀

B.中间数值大、两头数值小

C.形态向右延伸

D.存在极大值

E.存在极小值

三、判断题

1.统计表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的。()

2.主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3.横行标题一般写在表的右方。()

四、综合应用题

为了解某市2019 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情况,该市财政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 人进行调查,这200 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表3-6 所示。

表3-6 某市2019 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成绩统计

利用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题目中某市财政局的行为属于()。

A.统计资料

B.统计学

C.统计工作

D.以上都不是

(2)题目中的数列属于()。

A.单项式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分组

D.等距式变量数列

(3)题目中的人数是()。

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频率

(4)题目中的变量是()。

A.分数

B.人数

C.分数的具体数值

D.人数的具体数值

(5)抽中的200 人中有人考试成绩为80 分,则应归入()。

A.第三组

B.第四组

C.第三组和第四组均可以

D.第三组或第四组均不可以

(6)题目中所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是()。

A.某市2019 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试卷

B.某市2019 年所有参加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的人员

C.某市2019 年所有会计初级职称考试试卷

D.某市2019 年所有参加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的人员的成绩

(7)题目中所抽取的200 人构成一个()。

A.总体

B.样本

C.总体单位

D.样本单位

(8)题目中各组的频数分别为()。

A.156,24,10,6,4

B.0.18,0.52,0.73,0.44,0.13

C.0.78,0.12,0.05,0.03,0.02

D.4,6,10,24,156

(9)题目中次数分布呈()。

A.U 形分布

B.右偏分布

C.左偏分布

D.反J 形分布

E.正J 形分布

五、计算题

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

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要求: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

(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3)根据等距数列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面积图、向上累计次数折线图和向下累计次数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