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布局

(一)专业布局

1.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结构优化

统计,全市专业布点数比去年增加11个,全市中职学校开设有78个专业,较上年增加6个,涉及16个专业大类。全市新设专业点11个:大同市兴同艺术师范学校导游服务、航空服务专业;大同市城区职业中学校影视表演、书法、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大同市矿区锦程职业技术学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航空服务专业;大同市南郊区职业中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客户信息服务、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电子商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焊接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市场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同市新荣区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浑源县大方高级职业中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广灵县职业技术学校药剂专业;大同县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工业分析与检测、商务英语、会计专业;天镇县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园林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化学工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大同市财会学校客户信息服务专业。

2.依据市场需求统筹专业发展

从全市层面看,学生数最多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护理、学前教育、社会文化艺术和机电技术应用等,学生数最多的专业类别是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和旅游服务类。布点学校最多的专业类为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财经商贸类、加工制造类等。可见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财经商贸类、加工制造类等专业在我市中职教育中占有明显优势,不仅学生数量大、布点学校多,而且专业规模也位居前列。

3.专业与产业对接更加紧密

从近几年各专业类在校生占比的走势看,信息技术类、旅游服务类、医药卫生类、加工制造类、文化艺术类的专业大类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农林类、能源类、石油化工类、资源环境类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符合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