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加快发展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2015年7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等三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2016年,省教育厅、编办、财政厅、人社厅、国资委等5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创新全省职业院校编制和人事管理的意见》。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破解长期以来制约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两个文件,实现了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在全国也是比较领先的。为了推动各地抓好落实,去年年初省政府督查室组织开展了覆盖全省的职业教育专项督查。在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针对一类教育事业出台这么多政策措施,密度罕见、力度空前,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战略摆位和重视程度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普通家庭子女成长成才的需要,一手抓建设、促发展,一手抓改革、提质量,全省职教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44所,2016年招生14.5万人,在校学生43.8万人。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47所,2016年高职(专科)招生9.42万人,在校生28.2万人,规模接近高等教育总规模的一半。全省中高职院校共开设3230个专业点,涉及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安与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9个专业大类,基本覆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通过对口升学、分段培养、专升本等形式,逐步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打通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二是基础建设条件明显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建设省级以上实训基地和重点专业项目652个,84个县级职教中心通过省级督导验收,30所中等职业学校和5所高等职业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行列,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分别达到58所和118所。
三是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文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和使用政策,建立了中、高职生均拨款制度,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每年惠及中职学生近50万人,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是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省、市、校三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组建了煤炭、冶金、电力等九大职业教育集团,广泛推行“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向纵深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省职业院校每年输送毕业生近30万人,高职就业率达到80%,中职就业率达到90%以上,累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150余万名,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全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全省年新增劳动力的60%,且85%以上来自农村地区,多数是农民子女,贫困家庭占很大比例。现阶段,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省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促进就业的主渠道、教育扶贫的主力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职教战线同志们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关心支持职教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我省职教事业改革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仍是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还存在院校布局分散、优质资源短缺、办学活力和吸引力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