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业扶持工作
1.创业培训方面
2009年晋中市人社局确定学院为SIYB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工作,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等相关设施,从2009年到2014年,培训45期,培训学生达1350人。2015年学院按照市人社局文件精神要求,实施创业意识培训全覆盖,开设创业意识培训一期6个班共506人;2016年开设创业意识培训四期17个班共1463人。
本学年学院计划对2015级学生进行全员创业意识培训,2014级的学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增加培训数量和质量。同时在原有孵化园的基础上,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协调市人社局、工商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探索为有创业意愿并且具有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的模式。
2.孵化园建设方面
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已于2013年5月11日投入使用。创业孵化园项目主要以电子商务为主,将其打造成“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孵化园基地设施齐备,并实行“低租金、零收费”制度。
目前已有80多家创业大学生群组经过了专家评审,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分三批严格按照流程入驻孵化园。这些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利用课余及节假日为全校师生服务。他们不仅为师生带来了便利,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有几家企业已成功转型,2010届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赵军创立的左权恒达牧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国Q版(中小企业股份报价系统)上市企业;2013届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生赵宏杰实习期间(2012年)自主创业成立华仁汽配销售中心;2016届毕业生路遥实习期间(2015年12月)注册山西金种子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2016年毕业生鲍磊自筹70万元创办“微自然水景工作室”等。
3.创业大赛方面
学院积极参加创业大赛,2014年9月学院参加第一届“晋商杯”创业大赛,机电工程系“‘骑兵营’4S体验店”项目和电子信息系“聚匠”项目分别获得二等奖;2015年7月学院组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系项目“聚匠”获二等奖,“同源互联网+现代农牧场”“网客E+”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三等奖;2015年9月学院师生参加第二届“晋商杯”大赛,7个团队通过审核进入预赛,5个团队通过复赛,“三晋特色艺术品的跨境推广”在上千个团队中,与本科生同台竞技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7月学院组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系“三晋特色艺术品的跨境推广”项目获二等奖,“一步到家网购服务平台”“林德曼精酿啤酒吧”项目分别获三等奖。几次省市级大赛学院团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极大地带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同时也给已创业学生带来了动力。
4.创业服务方面
学院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完善,2011年已将《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纳入了常规教学的必修课,通过“一上二下三讲座”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安排,引导青年学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
创业师资队伍雄厚,现已有27名教师取得创业培训讲师资格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搞好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关键,学院多次安排教师进行培训,安排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及时与外界交流,获得最新信息,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使学院的就业创业培训工作走在全国高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