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就业质量
1.就业人数
2017年,临汾市7228名中职学生就业,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有2437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28.76%;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有426人,占5.03%;其他渠道就业的有735人,占8.67%;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有3261人,占38.47%。
2.就业分布
临汾市直接就业学生数为4990人。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45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4.9%;从事第二产业的为1035人,占20.74%;从事第三产业的为3507人,占70.28%。
3.就业地域
就业地域分为本地、异地和境外。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891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7.93%;异地就业的为2066人,占41.4%;无境外就业人员。
4.就业地点
就业地点分为城市、镇区和乡村。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3514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0.42%;镇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1026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20.56%;乡村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244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4.89%。
5.就业渠道
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69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65.48%;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为218人,占6.67%;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为970人,占25.33%。从专业分类看,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石油化工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就业率达100%;其次是交通运输类,就业率达99.13%;再次是休闲保健类,分别达到97%以上。从毕业生数看,教育类毕业生最多,毕业生数为1998人,占全部毕业生人数的22.59%;其次是信息技术类1508人,占全部毕业生数的17.05%。毕业生人数最少的是资源环境类,本年度毕业生数为25人,占0.28%。从就业学生人数看,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为1914人,占就业学生总数(8475人)的22.58%;其次是信息技术类,就业人数为1386人,占16.35%。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资源环境类,本年度就业人数为10人,占0.12%。签订就业合同的为395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4624人)的85.51%;签订1年及以内期限就业合同的为328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70.9%;签订1~2(含)年期限就业合同的为332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7.18%;签订2~3(含)年期限就业合同的为26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5.71%;签订3年以上就业合同的为78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1.69%。就业起薪在1000元及以下的学生数为265人,占就业学生总数(8475人)的3.13%;就业起薪在1000—1500元的学生数为2136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5.2%;就业起薪在1501—2000元的学生数为1004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11.85%;就业起薪在2001—3000元的学生数为3610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42.6%;3000元以上的学生数为302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3.56%。享有“三险”的就业学生为2173人,占就业学生总数(8475人)的25.64%;享有“五险”的就业学生为328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3.87%;享有“三险一金”的学生有272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3.21%;享有“五险一金”的学生有206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43%;没有社保的学生有1059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12.5%。8555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占全部毕业生(8843人)的96.74%。各专业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见下表:
临汾市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