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质量保证

(二)质量保证

2017年,临汾市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合改革,经济发展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困难依然客观存在,需要我们教育行业能够为经济转型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技术型人才支持。为此,我们开展了职业教育接轨工程,即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地方产业布局。坚持调布局、调结构,优化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队伍、优化办学条件的“两调三优化”原则,大力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市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资源整合力度。瞄准市场调专业,瞄准需求调结构;突出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门开放办学,强化校企联合,上挂横联下延伸,使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更好地适应当地建设与发展需要,使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接轨。

具体工作中我们以教学诊断与改革为抓手,促进中职院校的科学化发展。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精神,推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引导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市积极进行宣传发动、调研摸底,并推荐临汾警校、乡宁职中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在4月22日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推进培训会以后,我市更是加快诊改步伐,对全市所有中职院校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四星级以上学校要求全部进行网络数据上传,同时积极开展相应培训,制定本市诊改工作的五年计划,并成立诊改工作专家团队,促进该项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带动全体中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以办学资质清查为手段,促进中职院校管理星级创建评估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报送2017年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质清查及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星级评估认定结果的通知》(晋教职函〔2017〕12号)文件要求,我市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临汾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本条件指标评估体系》和《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星级评估指标体系》逐条对照,于3月10日至20日,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市、区)教育部门组织评估小组,对所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查,对申请管理星级升级的17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严格的检查评估,在县(市、区)教育部门清查评估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召开了各县(市、区)资质清查工作汇报会,同时对部分中职院校进行了抽查。清查评估过程中,采取了“听、看、查、访、议、审”等多种工作方法,量化打分,圆满完成了清查评估工作任务,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的,促进了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办学行为的规范,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资质清查工作。此次清查共计40所学校,具备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院校35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中专部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28所;限期整改、暂时允许招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的学校5所。管理星级评估达四星级学校9所,三星级学校19所,二星级学校10所,一星级学校2所(新举办学校认定),省教育厅已认定公布。

2018年办学条件计划达标学校(12所):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专部)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警察学校  洪洞职业中学

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

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襄汾县邓庄职业中学

尧都区职业技术学校  乡宁县职业中学

曲沃县职业技术学校  吉县职业中学

2019年办学条件计划达标学校(13所):

临汾艺术学校  临汾体育运动学校

临汾星河科技学校(民办)  翼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浮山县职业中学  大宁县职业中学

永和县职业中学  临汾汾河职业学校(民办)

临汾电子职业学校(民办)  襄汾兴华职业高中(民办)

临汾阳光通才艺术学校(民办)  临汾立达职业学校(民办)

临汾新博学职业学校(民办)

2020年办学条件计划达标学校(15所):

隰县职业中学  蒲县职业中学

古县职业中学  安泽县职业中学

汾西县职业教育中心  临汾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西华光科技学校(民办)  临汾教联职业学校(民办)

临汾职业幼师学校(民办)  临汾蓝天文武学校(民办)

临汾城市实用技术学校(民办)  临汾市幼儿师范学校(民办)

临汾并丽艺通职业技术学校(民办)  洪洞县东方中等职业学校(民办)

临汾艺术幼教职业学校(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