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导读
本章为王弼本第四十八章,主要阐述经验性的知识习得与以道为依归的做事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经验性的知识习得,其结果是知识的增长。而以道为依归去做事,则不断地剔除个人主观性的意愿与想法,最终完全达到依道而行,没有任何人为的主观臆想的成分,进而就可以实现人的目的。如果将“道”理解为规律,则老子强调的是通过合规律的方式实现人的目的性要求。将这一抽象的做事原则施行到政治生活之中,要实现拥有天下的远大政治目标,就应该遵循“无为”的法则,否则就不可能实现“拥有天下”的政治目标。
全章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层着重阐述“为道”原则的根本方法是不断地做减法,即减损人的主观意志与妄想,以及按照这一减法所能达到的最大效果: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层主要是通过“为学”与“为道”方法的对比以显示“为道”方法的特征及其妙处。第二层则是将这一普遍的原理运用到政治领域,告诉侯王如何按照这一原理去获得主宰天下的梦想。
就老子思想中的经验知识与根本之道的关系而言,老子主张“绝圣弃知”,主张足不出户而见天道,认为人们在经验世界里获得的知识越多,其关于道的理解就越少。因此,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的确隐含着轻视经验知识的思想倾向。这一思想对于当今重视科学、重视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流文化而言,的确有反智的倾向。但是,老子“为道日损”的思想中隐含着要求我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遵循大自然自身整体性的法则的智慧,这一智慧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价值的。今日科技的高度发达,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可欲的东西与更大的欲望,同时也正在将人类引向一个危险的边缘。而美国为了主宰当今的世界,不断地制造各种麻烦,挑起局部战争,这一点恰恰使它无法实现领导天下的目的。因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倾听老子的智慧性的声音。
为学日益1,为道日损2。损之又损3,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4,及其5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1为学日益:为学,经验知识的获取。此处主要指周代礼乐文明类的知识。日益,每天都在增加。
2为道日损:为道,即按照道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日损,每天减损自己的主观性想法。
3损之又损:即损而又损,意思是不断地剔除人的主观臆想,与“涤除玄览”可参看。其句法结构与“玄之又玄”一句相同。
4取天下常以无事:常以无事,即常以无为。全句意为:获取天下的主宰权,其合乎道的方法是凭借无为。
5及其:一旦。
译文
从事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每天知识都在增长,从事于道的修为每天都在减少自己的主观意志。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能够达到无为的境界就可以实现无所不为的效果。
要获取天下领导权,应当以合乎道的方式不滋生事端,一旦需要依赖不断地滋生事端[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力量],就不能够获取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