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立场:独立判断

二、新闻立场:独立判断

一些重大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南都编辑部具有一般报纸所没有的独立立场和突破意识,敢于发表自己掌握的事实,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声音,敢于突破一些政策风险,达成揭露真相的诉求。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独立判断更多侧重于对新闻的处理态度和方式,而非编辑部与现行管理制度的独立关系。总编辑王春芙认为,作这种独立判断要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事实原则:

在遵守宣传纪律,遵守大的原则面前,我们是“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贯彻上面工作意图、生产纪律也是毫不含糊的。至于一些新闻做还是不做,我们确实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一些重大、敏感的题材,只要事实站得住脚,本着事实披露、新闻真实原则,我们还是要做。这种报道会有风险、会有压力,但我们第一个考虑的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个考虑的是新闻事实本身是否站得住脚。主要还是看事实,这也是上级部门反复强调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能做虚假新闻。[9]

曾任总编辑的程益中也反复强调:“新闻只有真假之辨,没有正负之分,宣传才有正负之分。这一点,《南方都市报》在不停地突破,每天都在突破。”[10]在他看来,包括沈阳炭疽热、四川猪链球菌等疫情报道,在过去都受政策约束不给报道的,但南都在新闻生产中始终不停博弈,直到这些内容变成常态新闻。2005年8月,广州海珠广场发生严重的塌陷事故,有关部门发通知要求媒体报道只能用通稿,但次日的《南方都市报》还是发了两个整版的图片和新闻。为什么敢于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处理?第一,事情本身的影响非常大,政府高度重视,“可能怕媒体帮倒忙,所以发了禁令”。只要南都不帮倒忙,别把事情恶意扩大,应该没问题。第二,广州的政府部门对事故的处理表现出色,疏散快速、安置得当,值得表扬。第三,还有个判断:“这个事情太大了,预计本地所有的报纸没有一家报纸会严格遵守要求。”为此,南都推断,这个报道出来后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当然,“一个报纸报道有时候有点偶然,例如,如果当天值班编委特别严格的话,新闻可能做不了那么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