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同:组织控制的主导力量

三、专业认同:组织控制的主导力量

专业理念、考核体系、把关能力和职业精神等诸多要素,构成了南都深度报道新闻生产至关重要的内部操作体系,这种内部控制因素决定着南都深度报道生产的基本范式。相对来说,外部的政治和商业因素起着整体性的控制作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产生直接影响,而在日常、惯例的深度报道生产过程中,编辑部内部的组织控制是每时每刻起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实践中会逐步内化成深度从业者相对固定的专业意识和生产惯习。如研究者(陆晔、俞卫东,2003:65)所言:“作为新闻生产的常态,通常是基于对新闻职业理念的认知共识,以专业社区控制的形态出现,而其他来自新闻编辑部外部的影响因素,则应该被专业社区通过上述有关职业理念的认知共识,尽可能地减小或排除在外。”

南都深度小组约有编辑、记者10人,从专业理念的角度看,他们对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大报为代表的调查性报道比较认同,对西方深度报道的理念和技巧比较熟悉,在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和深度报道的价值取向上都有相似看法。总体上看,这些深度报道从业者具有比较明显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模仿西方记者的报道技巧、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是大家共同的追求。深度小组负责人陆晖曾告诉笔者:“我们之所以不够好,是因为学得还不够。所以,我们的深度报道要向西方学习,学得越好也做得越好。”[40]在南都深度小组中,“专业”是业务讨论时经常挂在嘴上的词汇,在网络BBS中讨论稿件优劣时也经常以之为标准。由上文所述的面对政治控制的“策略突围”特征可见,南都深度报道从业者的专业认同中包含着强烈的自主意识、专业的报道技巧,体现出专业主义的“碎片”呈现及其成为从业者日益兴盛的话语体系(陆晔、潘忠党,2002)。

专业认同的主导力量在深度报道生产过程中有诸多体现。首先,从题材选择和价值立场上看,南都深度报道始终强调对公共利益的关注与维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龙志的《重庆彭水诗案》[41]获得“深度调查报道金奖”。获奖理由是:“彭水诗案揭开了中国人最委屈的隐痛:公民的言论自由被压制;彭水诗案的报道赢得了最完满的结局:舆论监督取得胜利。作为首发报道,难得采访细致全面、叙事平静从容,将巨大的荒谬书写在自然无声的日常生活里。”据执行总编辑庄慎之介绍[42],在讨论“年度新闻报道大奖”时,评委会曾有争议,最后之所以还是给了《重庆彭水诗案》一文,就是因为它报道的是言论自由这样一个关乎公共利益的重大题材。获奖理由是这样写的:

公民被剥夺言论自由,官员滥用国家暴力。个案虽小,却是中国人言论窒息的范例和政治生活的标本:既可以看到渗入基层的“统治”习惯,也可以触摸到内化于人心的深刻恐惧。这正是《南方都市报》长期关注、力求切入的命题。报道引起公众震动,带来案件转折,是舆论监督彻底胜利的经典案例。再次成为引爆舆论的首发媒体,《南方都市报》正在延续自己的光荣。

其次,从生产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和风险担当看,南都对自我审查采取尽量规避,对政治风险的防范采取把关上移的机制。由于深度报道比较容易触及权力部门的利益,具有较高的政策风险,深度报道管理层就需要给记者更多的精神支援,也需要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意识。

对此,深度小组的负责人曾说:“我们从来都强调,政治风险由我们来抗,编辑、记者不要自己设限。实际上,他们在长期实践中会形成一定的自我把关的惯性,但每到具体事件发生时还是有很强的新闻冲动,只要能做就尽量去做。”这番话从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的角度可以有两层意思的解读:一则,在深度小组实践中,编辑主管具有主动承担风险的意识,这种理念和机制可以避免记者碰到敏感题材时进行自我审查——先行把关看是否能做、能发;反之,却鼓励他们突破限制、大胆实践,争取采写出更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深度报道。这种将风险意识和把握责任上移的做法符合整个区域新闻部新闻生产的基本要求。二则,如果经常因政治风险或违反宣传纪律而导致稿件被“毙”,记者碰到敏感题材很容易自我设限,即先行把关看是否能做、能发。避免这种自我审查需要编辑主管不断强化把关上移的操作理念,便是贯彻落实合理的稿费补偿机制。

再次,这种具有专业认同的组织控制还有赖于薪酬考核体系的完善、编辑部民主氛围的建立、报社内部新闻同行的肯定等。在深度报道的新闻生产实践中,组织的文化氛围是很多记者看重的东西,管理层的品质、业务探讨的气氛等对他们都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如一位深度记者所言:“很多媒体的深度记者经常会面临我们不可想象的东西。例如,老总跟采访对象勾结在一起压稿子,或者根本不愿意支持记者去做深度报道。”这也是他选择南都的重要理由。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报道事件中,新华社记者鄯宝红等因收贿赂而受到开除等处罚,南都深度小组曾在内部BBS上讨论此事:“这次被挂名的,除新华社记者外,都是些非市场化的、边缘小媒体的记者。他们的生存状态很特别,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和我们这些在市场化媒体待的人迥异。很多人也有新闻理想,但在那种环境和那种媒体,注定要受打击。整个报纸往往都在疯狂寻租,从社长到记者都在拉广告、订报纸、用批评报道敲诈勒索。这些人就生活在这样的人格裂变之中。我觉得,在媒体大整顿的大背景下,做一下这些记者的生存状态,做一下记者受贿事件,应该是很有意思的。”[43]南都深度记者在关注同行寻租式生存状态的同时,亦多少流露出一些对自己身在南都工作感觉到的归属感。

总体上看,专业认同在南都深度报道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约束和支援的双重功能。从约束的角度看,编辑部建立了一套深度报道操作的专业规范,包括操作理念、选题标准、文本要求等,从业者必须遵循这些规范进行新闻生产。而从支援的角度看,管理层的敢于担当、不断完善的考核体系、强调把关上移的职责分工等,有利于减少一线从业者的精神压力和职业焦虑,使他们能更加从容、坚定地采写深度报道。因此,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组织控制是南都深度报道生产中最重要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