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面形态

一、版面形态

2006年10月改版前,南都时评的社论版固定在A02版,个论版在A03版(少数时候安排在A04版),两个版面紧跟在封面之后,可谓“打开报纸看时评”。这种版式安排跟西方主流大报通行的“op-ed”(opposing editorial),即所谓的“社论版对页”非常相似。《纽约时报》社论版主编约翰·奥克斯认为,“社论版必须使读者有机会提出不同意见,做不到这一点是危险的”。为此,该报及《伦敦泰晤士报》等把社论版分为两部分,半版刊登社论,另半版则刊登读者来信,意在表示读者的意见与报社的言论并重(赵治国,2004)。

采取这种对页的版面形态,不仅给个论以相当程度的重视,而且有利于在社论与个论之间形成立场交锋、观点争鸣。例如,2005年3月两会前后,时评版通过社论和个论的形式发表了多篇有关人大制度的作品,文章关注点包括人大代表权力的落实、人大制度的改进等,主要指向对当前人大应有作用难以发挥的隐忧。而在3月21日个论版《虚拟@现实》专栏中,作者“五岳散人”则明确提出:“人大意志”也不能绝对化,“人大意志”的绝对化表明了现代公民社会普遍存在的利益博弈与妥协的缺失。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权力的分割和相互制约,人大具有的权力如果变成一种无可制约的权力,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公共管理领域本身。在评论版编辑看来,这种必要的、理性的争鸣更能促进读者的思考与心智的启发。

令时评编辑苦恼的是,由于A03版位置显要,版面不时被半版或整版广告占据,个论版时评不得不压缩到2篇,或将版面转移到A04版,这使每天时评整版、对页的版面形态难以保持。2006年10月,南都改版增设众论版后,个论版与众论版索性一起放在A叠倒数2—3版,社论则继续占据A02版位置。三个版面相互呼应,构成南都时评比较稳定的版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