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评作者
2025年10月24日
四、时评作者
2005年8月在笔者调研期间,南都社论主要由评论部主任李文凯和专栏作者撰写[16],其中,三分之一左右为李文凯自己执笔。《街谈》由于强调广州区域特色,一般邀请本地作者执笔;《来信/来论》靠读者和写手投稿。个论版的专栏作者要“对中国转型有自己系统认知,只有系统认知才可能对发生的事实有自己的诠释”。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第一,国内学者,如赵晓、梁小民、秋风、易宪容、党国英等,他们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各自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比较擅长通俗化的表达技巧,对热点事件、现象往往常有独到见解;第二,媒体同行,价值理念比较接近,对新闻的反应速度较快,对新闻的判断比较准确,如《外滩画报》的张平、《南方周末》的鄢烈山、《中国青年报》的李方、《法制日报》的“十年砍柴”等;第三,海外学者,如林达、杜平(李尚平)等,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西方化,可以获取丰富的资讯,对诸多问题以比较思维进行分析,还能在时评中介绍发达国家的相关操作经验;第四,网络写手或专栏作者,如连岳、“五岳散人”(《国家地理杂志》)、大诗(万科公司王石办公室主任),他们长期活跃于网络,文笔较好,想法较新。